(8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散文阅读/2017-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8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翻译(2分)
(1)从流飘荡 从:__________     (2)天下独绝 绝: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小题3:(2分)分析“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中“竞”“ 争”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小题4:(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随着 ,顺 (2)独一无二
小题2: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小题3:“竞”“ 争”两个字描写了两岸群峰竞相向上,一比高低,直指云天的形态,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与动感,非常形象。
小题4:这两句表达来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人的蔑视,也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本题中,要注意古今异义,平时要多积累这样的词语。解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小题2:
试题分析:解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注意词类的活用:“箭”在本句中是名词作状语,即“像箭一样”,而“奔”是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赏析能力。解此题时,首先应明确本句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描摹山峰的形状和情态,再用抓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的方法可得出重点体现在“竞”“ 争”两个词上,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小题4:
试题分析: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本文大肆渲染了富春江沿途美景,都是为了后面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做铺垫,作者表明,即使是“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到了这儿也会陶醉而忘却了俗世的功名利禄。
参考译文: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漂漂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