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优秀的家长——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家教智慧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家教智慧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家教智慧

家教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成长自我,成就孩子

作者:魏书生 陶继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950-4

定价:33

出版时间:2015-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有的家长尽管自己没有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可对孩子却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如果现实与期望形成落差,则将怨气与责任一并推给学校教育。其实,孩子的成长,尽管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家长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绝大多数问题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绝大多数优秀的孩子,几乎背后都有着优秀家长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两人绝非自诩优秀,但我们却有着家长的责任感。在我们看来,父母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教育不好,不但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学校与社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才有了始终如一的家庭教育的担当意识,才有了自始至终的家庭教育行动。

  家长的责任,不但要让孩子成才,更要让孩子成人。《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的教学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十二个字中,前九个字都与人格生成有关,后面三个字也不是绝无关系。看来,儒家先师是将修身做人放在第一位的。因此,真正优秀的家长,都特别关注孩子人格的生成。有了高尚的人格,就等于为孩子一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的家长只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关注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至于做人如何,则认为那是无关轻重的。但如果没有人格这个精神的支撑,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实,再往深处探究一下,这些家长的思想意识与人格道德本身就有问题,他们不但对孩子寄予了不正当的期望,也在言谈举止中对孩子进行了不好的教育。当问题特别是严重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不是自责,而是怨天尤人。优秀的家长则不然,他们将自己当成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美质传递给孩子。于是,孩子的优秀品质,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逐渐形成了。

  有不少人问我们,你们的孩子品质怎么这么好?有什么妙招吗?其实,从本质上说,家长做人做好了,孩子的人品大多也没问题。家长教育孩子,必须真诚自然,即《大学》上所说的“诚其意”,要像“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样真诚地做事做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懂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的要义,并会显现在孩子的行动中。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可是,他们并不深知幸福的真正内涵,而是根据自己的“幸福”标准,让孩子步入“幸福”的领地。比如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等,这些物质刺激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可以快乐一时,可是,它往往是不能持久的,甚至还会走向幸福的反面,步入物质至上的怪圈。其实,幸福更多地折射在心理层面,幸福是要快乐的,可是,这个快乐应当是持久的,甚至是一生的快乐,而且有着高尚的况味。精神的追求,远远大于物质的丰足。真正优秀的家长,在满足孩子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总是更多地让孩子在精神上去追索,为孩子的精神成长提供一切可能。从而让孩子不但知道爱自己,也更懂得爱他人;有了好的东西可以自己享用,更要与他人分享;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时候,也帮助别人成长与发展起来。同时,让孩子在这种精神成长中,慢慢地体会“仁者爱人”的美好,感受与人同乐的幸福。

  我们两人的幸福观,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人格与精神的生成。而且,我们持之以恒地用这种幸福观去影响孩子们,让他们自觉与不自觉地走进“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境界。

  目前,孩子心理问题已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让很多教师与家长非常头痛。这些心理问题,有的是在学校形成的,更多的却与家庭有关。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可能越积越重,以致不可收拾。我们两人的孩子的心理都非常阳光,即使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烦恼的事情,表现在我们孩子身上,也多不会痛苦不堪,甚至还会笑而纳之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两人在经受打击批判的时候,依然有一种乐而忘忧的情怀;有了名气之后,依然是淡然处之。在我们看来,大自然有风和日丽,也有暴风骤雨,其实,这正构建了大自然的一种和谐。如果天天风和日丽,或者天天暴风骤雨,不就一切都完了吗?人亦如是。一个人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有得,也会有失。成败、顺逆、得失,恰恰构造了一个人一生的和谐。如果有了成功就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就打破了生命的和谐;如果遭遇失败就垂头丧气、裹足不前,也打破了内在的和谐。了解了这些,并有了生命的经历与体验,就会将这些全然地收下,平静地对待。我们两人正是用这种心灵力量,以实际的行动,向孩子诠释着这个天地规则。所以,他们也有了宠辱不惊的心怀。

  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可是,有的家长却漠视了这种潜能,让其长期处于沉睡状态,让本来可以走向卓越的孩子,一直在平庸的路上迟缓地行走。而优秀的家长则不然,从小就有效地启动这个开发系统。小时候的潜能一旦开发出来,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这种潜能更加展示出其无穷的魅力。我们在对话中谈到的一些优秀的孩子,在一般人看来可谓神童,可是,从深层次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是他们的家长让其“神奇”之力喷薄而出的。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是不可以学习的,特别是不能够学习那些深奥的古代经典。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易之分。《学记》中谈到“学者有四失”时,只谈到四个方面:“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我们的先贤太有智慧了,他们知道,即使如《周易》般的形而上之作,孩子背诵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多能走进乐不可支、优哉游哉的乐园里。而且,他们的记忆力之强,是大人远远不能比拟的。大人用几个小时才能背会的经典,他们只用十多分钟或几十分钟即可倒背如流。《学记》中还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段,年龄大了再背诵,即使再努力与刻苦,都是不可能背诵得如此多如此好的。所以,古人特别关注经典文化的“童子功”,中国的很多大师,都是因有“童子功”而后才大器晚成的。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包括一些有头衔的教授级家长,对此却嗤之以鼻,认为小小童子,对这些佶屈聱牙的古文一点儿也不懂,背诵有何用处?其实,千万不要小看当时不理解的经典背诵,这犹如为孩子种下了一棵优质成长的种子,不一定现在就开花结果,可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让你看到盛开的鲜花与累累的果实的。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