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访谈调查

首页 > 图书 > 图书内容/[!--newstime--]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访谈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访谈的概念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访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式”,即预先准备好的一定顺序的题目,逐个提出问题请访谈对象回答。也可以采用“自由提问式”,研究人员同访谈对象在自然亲切的日常接触中进行交谈,从选择话题入手收集资料。
(二)访谈的特点
1.交互性
与观察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相比,访谈法的显著特点就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直接交互作用。在观察法中,观察者要尽量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以免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而访谈法恰恰相反,整个过程不仅是访谈者通过提问作用于被访谈者的过程,而且是被访谈者通过回答等方式反作用于访谈者的过程。因此,在访谈中,访谈者应努力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被访谈者,尽可能使他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回答问题。另外,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不仅要认真地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人际交往,熟练掌握访谈技巧,以取得被访谈者的积极配合。
2.目的性和规范性
访谈一方面要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一定的问题而进行。另一方面,访谈计划的编制、访谈问题的设计、访谈过程的实施、访谈活动的记录、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进行规范操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访谈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访谈结论的客观性,使访谈法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交谈或日常生活中的“聊天”。
与其他方法相比,访谈具有如下优点:第一,获得的资料更可信,有效。因为直接与调查对象交流,不仅可以从调查对象的言语中获得资料,还可以从调查对象的体态语言和表情中获得更为真实可信的信息。而且,当访谈对象有顾虑或不理解时,调查者可以及时地给予解释和说明,从而保证获得可靠的资料。第二,调查对象的广泛性。由于访谈是采用口语方式,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显得生动流畅,所以,无论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如何,调查者都能获得所需材料。比如,要对幼儿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法是不适用的,访谈调查法是最佳的选择。第三,回收率高。只要能找到访谈的对象,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几乎都能得到所需要的资料。
访谈法的缺点在于: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法等结合使用。


二、访谈的类型
1.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根据访谈中“问”与“答”的限定情况,可以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被访谈者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结构访谈的突出特点是问题与答案的确定性,结果便于统计分析,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弹性,只能根据预设问题访谈,难于进行深入探讨。
非结构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指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作必要的调整。而对于提问方式和顺序、回答的方式、记录的方式等没有统一的要求。非结构访谈有利于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及时处理访谈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但是,非结构访谈的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对不同被访谈者的回答难以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该方法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应用。一般地,先进行非结构访谈,然后再进行结构访谈。
除此之外,还有A、B两种类型的半结构访谈:A型的访谈问题是有结构的,但被访谈者的回答方式是自由的,无一定结构要求。B型的访谈问题无结构,所提问题、提问方式、提问顺序等都比较灵活,但要求被访谈者按有结构的方式进行回答。
2.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根据接触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直接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直接访谈不但能够直接、深入地探讨有关问题,了解被访谈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情况,而且还能亲自观察被访谈者的有关特征和他们在访谈过程中的许多非语言信息,使访谈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但是,此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对访谈者要求较高。
间接访谈,即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访谈。电话访谈适合于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调查研究。电话访谈节省费用,收集资料快,对访谈者的要求不高。但是,该方法适用范围有限,难以深入探讨有关问题,也无法观察到被访谈者的非语言信息,这些不利于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3.个别访谈和团体访谈
根据受访者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团体访谈。
个别访谈是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被访谈者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的交谈。个别访谈中,被访谈者可以得到访谈者较多的个人关注,有较多的机会与访谈者交流,因此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比较深刻的挖掘。
团体访谈可以由一到三名访谈者和六到十名参与者组成,访谈者主要协调谈话的方向和节奏,参与者自己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团体访谈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大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争论,对“事实”和“知识”进行集体性建构。
三、访谈的步骤
(一)访谈前的准备
包括选择并了解访谈对象、制定访谈计划和培训访谈员。
1.了解访谈对象
访谈前要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以确定访谈对象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于回答所提问题,为友好深入的访谈打下基础。
2.制定访谈计划
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编写访谈问题。访谈问题应列出访谈中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内容范围。访谈的题目与调查的题目一样,分成选择题和开放型两种形式,前者提供选择的答案,后者对回答内容不作限制。访谈中,开放型的题目的使用频率更高一些,因为它给被调查者留下可解释的余地,给研究人员提供深入了解的可能。在访谈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被访谈者都要被问到同一组问题时,为了适应对象的特点,措辞需要稍作变动,但题目的基本含义应该是一致的。计划中要写下提问的顺序,拟定具体的问题和措词。
3.培训访谈员
对访谈员的培训是保证访谈结果可信度、有效性的关键一步。当一项涉及面广的访谈研究选用了多个访谈员时,统一的培训和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
培训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一是向访谈人员介绍访谈研究的目的、意义、时间安排,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并对做好访谈研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二是让访谈人员熟悉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三是对访谈人员进行具体的方法训练,着重掌握各种访谈技巧,学会灵活处理各种特殊情况和意外事件。
(二)访谈的进行
包括提问、倾听、记录、追问等工作。
1.提问
访谈者通过提问向对方了解有关情况,所提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问题,即访谈研究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另一类是非研究问题,即不是访谈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其作用在于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访谈者先从非研究问题切入,先询问对方的工作、学习、家庭等,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当访谈者与被访谈关系融洽时,就可以提出所要探讨的研究问题。对于那些敏感性问题,尤其是那些易于使访谈对象感到不快的问题,则应该放到访谈结束前提出。
访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按照访谈问卷上的问题编排顺序提问;②严格按照访谈问卷上的每个问题的原话进行提问;③避免对访谈对象进行引导;④要善于以有礼貌的方式驾驭整个谈话过程;⑤访谈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的信息交流,又要重视非言语信息的交流,注意观察对方的行为、动作、表情等,并在评价和解释谈话内容时加以综合考虑。
2.倾听
在访谈调查中,提问是研究者有形的工作,倾听则是无形的工作。倾听是询问的基础,它决定询问的方向和内容。访谈中的倾听需要技术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下列四方面:一是积极关注地倾听,即访谈者在行为上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访谈对象的身上,给予对方真诚的关注。二是建设性倾听,即访谈者在倾听中,接受并积极主动地通过对话来进一步加强对访谈对象所表述概念的理解。三是有感情的倾听,即访谈者在倾听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对方的同情、理解、尊重和宽容,随时认可、接纳对方的情绪体验,并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四是礼貌地倾听,即访谈者不轻易打断访谈对象的讲话,并且容许一定时间的沉默。前者可以保证访谈对象思维的连贯性,后者可以为访谈对象提供整理思绪、提炼升华思想的机会。
3.记录
无论是结构访谈还是非结构访谈,一般在访谈过程中都需要做记录。记录主要有笔记和录音机记录两种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记录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可能详细记录访谈对象对非限定性的问题的所有回答,以及回答限定问题时主动作出的额外说明,后者对随后的资料分析很有价值;②记录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③不仅要记录语言信息,而且要记录非言语信息;④在记录的同时,还应注意与访谈对象保持联系,以保证访谈顺利进行;⑤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访谈记录,对记录时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缩写等作出翻译和说明。
上一篇:第二节 问卷调查     下一篇: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