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的1/4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

◎ 题目

如图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的1/4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滑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0和μ2=0.4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P1与P2视为质点,取g=10m/s2.问:
(1)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BC长度为多少?N、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
魔方格

◎ 答案

(1)P1滑到最低点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
m
v20
+mgR=
1
2
m
v21
解得:v1=5m/s
P1、P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v′1、v′2
则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mv1=mv′1+mv′2
1
2
m
v21
=
1
2
mv
21
+
1
2
mv
22

解得:v′1=0、v′2=5m/s
P2向右滑动时,假设P1保持不动,对P2有:f22mg=4m(向左)
对P1、M有:f=(m+M)a2
a2=
f
m+M
=
4m
5m
=0.8m/s2

此时对P1有:f1=ma=0.80m<fm=1.0m,所以假设成立.
故滑块的加速度为0.8m/s2
(2)P2滑到C点速度为v2′,由mgR=
1
2
mv
22

得v′2=3m/s
P1、P2碰撞到P2滑到C点时,设P1、M速度为v,对动量守恒定律:mv2=(m+M)v+mv′2
解得:v=0.40m/s
对P1、P2、M为系统:f2L=
1
2
m
v22
-
1
2
mv22+
1
2
(m+M)v2

代入数值得:L=1.9m
滑板碰后,P1向右滑行距离:S1=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L=1m。某时刻A以向右的初速度v0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k
如图所示,方形木箱质量为M,其内用两轻绳将一质量m=0.1kg的小球悬挂于P、Q两点,两细绳与水平的车顶面的夹角为60°和30°。水平传送带AB长l=30m,以v=15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
如图所示,方形木箱质量为M,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经过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为v3,则正确的关系是()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全
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跑,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
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
有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刹车,在它刚停止时,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行驶的路程
有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