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改革尝试

诗词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5-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不符合古诗教学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近年来,我校探索出一个五步教学程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深入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法,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学得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最优化,具体做法是:

  一、解释课题,了解作者,出示目标。教学开始后,教师要首先解释课题,让学生了解课题的含义、作者及时代背景,并出示相应的学习目标。

  二、认字学词,疏通句子。教学古诗,必须先引导学生学懂字、词。这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

  三、反复吟读,体味诗情。认识生字,理解词义,粗通文章后,还应该经过不断反复朗读和吟咏,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来。这还要靠教师的引导。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以个别、分组、集体的形式进行朗诵,让学生边学边体味。

  四、依情述景,构思画面。俗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写景诗,要使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脑海里浮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一步理解诗意,为分析诗的意境打好前提。

  五、想图说话,再现意境。指导学生想图说话,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再现出来,充分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教古诗的最后一步。

  以上是古诗教学程序改革一例。由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系统思维,合理想象,反复表达,学生乐于学,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