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寻寻根--我为什么会姓这个姓?

语文大杂烩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就是“第一”的意思,古人把老大称孟,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长子、长女往往称孟什么。
  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接连杀死了两个国君,被愤怒的臣民赶出鲁国,逃到莒国。可是莒国国君不愿收留庆父。庆父走到边境时,先派公子渔去向莒国大夫季友请求宽恕。季友对公子渔说:“如果庆父愿意自杀,那么我可以让他的子孙继承他的禄位;否则的话,就要把他全家都赶出鲁国。”公子渔一路哭着回来了,庆父远远地听到他的哭声,知道已无希望,就自杀了。庆父死后,季友便让庆父的儿子公孙继承禄位。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又称孟孙氏。孟孙氏后来简称为孟氏。

  何姓本是韩姓。秦灭六国以后,韩国贵族韩氏子孙散流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带。当地方言把“韩”读成“何”,后来这支韩氏人就变成了何姓。

  周武王封叔姬仲在东虢(现在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周平王时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郑武公有功,平王就又把虢地赏给了他。南方日益强大的楚国借这件事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害怕了,只好找来东虢仲的后人姬序,把他封在北虢(现在河南省陕县东南),因为郭、虢二字古代同音,号称郭公。公元前652年,晋国把贵重的礼品送给虞国,要求允许晋军穿过虞国去攻打虢国。当时宫之奇劝告虞国国君说:“虢、虞两国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的关系一样,俗语说唇亡齿寒。虢国灭亡了,虞国能单独存在吗?”可是鬼迷心窍的虞君,哪里听得进去,竟让晋军过境去打虢国。虢国灭亡了,晋军在回师时灭了虞国。虢国灭了,子孙因姬序称郭公,而姓

  方姓是这样来的。
  周宣王时,东南的部族不听从号令,周宣王便派大臣方叔率领大军去征讨。他曾奉命征伐淮夷,由于方叔指挥得当,斩杀和俘获了不少敌人,立下大功。他还领兵打退了北方的猃狁的侵扰,又率兵三千进攻荆国,这一次势如破竹,一路取胜,很快迫使荆人投降。为了表彰方叔的功劳,周宣王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傅姓在商朝就有了。
  武丁是商朝最有雄心的君王,他决心使衰落的商朝重新振兴起来,可是满朝文武中,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武丁忧心忡忡。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有神人带一个囚徒模样的人,那人背有点儿驼,身穿粗麻布衣服,胳膊上被拴着绳索。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立即请人画了那人的像,令人按画像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这个人,他名叫说(yuè),正和囚徒在一起修路。带到朝中一看,与梦中那人一模一样。武丁便与他谈论国家大事,他说得头头是道。武丁听得高兴,当即任命他做宰相。由于他在是傅这个地方被发现的,人们称他为傅说。傅说执政后,果然天下大治。傅说的后代便以傅为姓。

  高姓是发源于山东的一个古老姓氏。
  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Xī)联合其他大臣平定内乱,迎立公子小白为齐国国君。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因为立下了这样的大功,齐桓公就赐以祖父的名为姓氏,并封卢邑给他。

  姜姓源出春秋时代齐国的创立者姜子牙。
  所说的“炎黄子孙”,“黄”就是黄帝,“炎”指的是炎帝神农氏。姜姓正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姜是由于炎帝的出生地姜水而得姓的。实际上,神农氏的后代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不仅只姓姜的这一支。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分出齐、甫、申、吕、纪、许、田、向、芮等姓氏。

  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面对强秦诸侯列国全无可奈何,而赵国有个名将叫赵奢,却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因胜秦有功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

  齐姓源自春秋战国的齐国,《姓纂》一书上指出:“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邱为齐国,氏焉”;《通志氏族略》上也说:“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

  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公子,字石,又称石。石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合谋刺杀了卫桓公。石却帮助别人设计将自己的儿子捉住并处死。石大义灭亲的故事后来被传为美谈。他的后人世代以石为氏
  后来有一些少数民族也加入石氏的队伍,有西南的夷人,有西北的羯族人,还有张、冉、娄等氏改姓石。

  一直就是南方的大姓。古时候的吴郡(现在江苏苏州一带),朱姓人家历来都是当地的望族。根据《姓纂》记载,朱姓是颛顼帝的后代。颛顼帝后代曹挟,在周武王时被封在“邾”这个地方。邾亦称“邾娄”,后来改称为邹,大致是在今山东省邹县的东南。邾国后来被楚宣王所灭,曹挟的子孙就去掉了“邾”字右边的“”,单单留下左边的“朱”字,成为朱氏。( 摘自《说名道姓》张港著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陈云与苏州评弹     下一篇:东北“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