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

教育法规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以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33 (三)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实施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34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35 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的,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字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四)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有: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要求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5、咏柳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登鹳雀楼王之涣
  8、春晓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鹿柴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5、静夜思李白
  16、古朗月行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18、赠汪伦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0、早发白帝城李白
  21、望天门山李白
  22、别董大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柳)杜甫
  24、春夜喜雨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7、枫桥夜泊张继
  28、游子吟孟郊
  29、江雪柳宗元
  30、渔子歌张志和
  31、塞下曲卢纶
  32、望洞庭刘禹锡
  33、浪淘沙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白居易
  35、池上白居易
  36、忆江南白居易
  37、小儿垂钓胡令能
  38、悯农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40、寻隐者不遇贾岛
  41、山行杜牧
  42、清明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