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反思之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和从西到东景色的不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课文共三句话,并配有相应的四幅景物图。但是,单凭这些文字和图画,在聋生的头脑里很难形成“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观念。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勾出了我国的“大公鸡”地图形状,并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地图形状,就像一只大公鸡,美丽而又威武。然后,我用黄、绿、白三种颜色分别标出“海南岛”在祖国的南方,地图上的位置是在“公鸡”肚子下面;“长江两岸”在“公鸡”胸脯的位置;“大兴安岭”在祖国的北方,地图上的位置是在“公鸡”的头部。其中海南岛和大兴安岭,一南一北,相距很远,因而气候大不一样。接着,我又对这三处地方的气候特点和物产等加以具体的描述,学生听得非常投入。至此,学生的头脑里就初步形成了“祖国多么广大”的观念。 此时,我又标出了首都北京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北京的一些情况;接着,我又标出了我们家乡所在的平泉县河北省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本省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还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不但非常广大,而且人民勤劳勇敢,在古代就造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曾经遥遥领先。实际的效果告诉我,这幅“大公鸡”简笔板画的作用可不小,它增添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