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晨景》教学实录之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从生活入手,谈话引入
  师:炎热的夏季阻止了春的脚步,春天从我们的身边刚刚离开,你们对春天还有印象吗?
  生:有。
  师:那好,我们就先来聊聊天,话题是“我与春天有过约会”。关于春天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说,春天悄悄的来了,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路欢歌,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我喜欢春天。
  师:这是你对春天的感受,真是有情感的小姑娘。
  生1:我想背诵一首春天的古诗《春晓》(生背)
  生2:我也想背一首春天的诗《咏柳》(生背)
  生3:我想说我的小本本上写的有关春天的词语。春意盎然、春风拂面、万紫千红、春回大地。
  师:好了,我们先说到这吧。我发现大家对春天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说,一会我们有这样的机会。老师看出你们是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善于表达的有心计的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看一看,说一说,好吗?
  生齐答: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9课《春日晨景》,请孩子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1:老师,课文题目上,怎么是“春日”呢?
  师:很爱动脑筋的孩子。谁能帮帮他?
  生2:我觉得春日就是春天,春日晨景说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我也同意大家的观点。看来,我们都了解了课文题目的意思。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师:(指图)这就是春日晨景这篇文章的插图,你们可要认真观察哟,一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画)
  师:观察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生1:我看到了一条小河,小河岸上的柳树绿了,杏树开花了。
  生2:我看到了小河的水流了,水面上还有好多的荷叶呢。
  生3:我看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忙着搭窝呢。
  生4:我看到了蓝天白云,还有几间小房子。
  生5:我看到了小河两边的地上长满了小草,青青的;小草里面还有几朵小花呢。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的也很流畅。但我们说的是比较零散的,谁有勇气能把这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
  生6:(综合了上面发言学生的说法,完整的叙述了图意)
  师:听到大家很有个性的发言,老师有点陶醉了。那就让我带领你们走进春日的晨景中吧!
  (配乐师富有激情的范读课文)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你们想读吗?
  (生:想读)
  师:那你们就放开喉咙,跟着音乐尽情的读一读课文,在读书过程中,勾画一下本课的生字词,然后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听清了吗?
  (生:听清了)
  师:那就开始吧。
  (生读书,勾画生字词,同桌交流记住生字词的方法)
  师:孩子们,我们就到这里吧,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生字带音节)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生1读)
  师:谁再来?(生2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我们开火车来读
  (生读)
  师:我们交流一下怎么来记住这几个生字吧,说哪个都可以。
  生1:“杏”可以用谜语的方法来记。
  师:谜语怎么讲?我可没听说过呀,你快说说。
  生1:十八口就是“杏”。
  生2:我用拆部件方法记住“漫”。(生分部分来说)
  师:不错,你们说的记字方法是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方法,希望我们大家都要掌握这种方法。还有第一个字没说呢?谁来?
  生3:老师,我发现“更”在课本上和别的生字颜色不一样。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能说出为什么吗?
  生3:因为这个字是多音字。在我们这一课读一声,还有一种读法读四声。
  (出示:五更、更好)
  生1:老师,我不知道“五更”是什么意思?
  师:好,我们先留一留,等学文章的时候,你会明白的,好吗?(生答应)
  生2:“漫坡”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帮他,说说你的理解。
  生3:“漫坡”就是山坡上哪里都是。
  师:你们觉得这种理解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还有吗?(生摇头)生字词这一关,我们拿下了,大家读书怎么样呢?
  (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听了同学们的读书,我觉得春日的晨景就在眼前,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来尽情欣赏吧!)
  三、品读课文、体会意境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书,几分钟后读书声消失)
  师:读完了?(生答)那我们就来交流吧。
  生1:我从第一句话知道了时间。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读)
  师:关于这句话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2:老师我不知道“欲晓”是什么意思?
  师: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了不知道“五更”是什么意思,我们只要弄懂“五更”的意思,“欲晓”也就会知道了。
  师:“更”是古代计时的单位,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八点钟开始,你们算一算“五更”大约是什么时间?
  (生计算)
  生3:(举手)“五更”大约就是现在的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
  师:你们算的结果和他说的一样吗?(生答)你们可真了不起,又学到了课文以外的知识,看来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我们还常听到“三更半夜”这种说法,你们算一算是什么时间?
  生4:大约是晚上12点到2点。
  师:你们同意吗?(生答)这下再想“欲晓”知道了吗?
  生5:我知道了,“欲晓”就是天快要亮的时候。
  生5:因为“五更”是早晨五点到七点这一段时间,所以,我觉得“欲晓”就是天快要亮的时候。
  师:让我们为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鼓掌。(掌声)通过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
  生6:我知道了春天是一天天浓起来的。
  师:是吗!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生答)我也同意这种说法,但老师有一个问题,春天能说浓吗?你们觉得这个“浓”是说什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7读第二句话)你们觉得他读的够了吗?(生8读第四句话)这次呢?(生答)这么一说,真的是春天的颜色一天比一天“浓”了,这就叫做“三月春渐浓”,你们明白了吗?(生答)我们应该怎样读第一句话?
  生9:读第一句。
  师:听老师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第一句,重读“天”和“春”,师生读书。)
  师:后面的几句话你们怎么理解?
  生:我知道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虫子也都开始动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读第三句话)
  生:我知道了杨柳绿了,一场小雨后杏花红了。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师:那我们又该怎样来读这几句话?谁来试试?
  生:(读后面三句)
  师:能用你们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歌的画面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歌的意思)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说的精彩。老师都陶醉了,我也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吗?(生答)
  (师范读后三句)你们和着优美的音乐自己体会体会吧!(配乐生自己再读书,指名学生读)
  师: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全篇文章吗?
  (指名学生读全文)
  师:读的让人陶醉,我们真的像是在美丽的风景中了。是啊,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衔泥,飞虫鸣叫,新荷小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面对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对春天的爱呢?
  (大屏幕出示“友情提示”)
  师:同学们,选择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现吧!
  (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进行展现)
  师:好了,大家可以尽情的展现了。
  生1:我想用歌声表达我的心情,我唱一首《春天在哪里》(生唱)
  生2:这是我画的一幅画,(举起来)表达我的心情。
  生3:我用背诵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生背)
  生4:我把课文中认为很美的句子抄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