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C、用“不管……不管……都……”说一句话。D、引导学生回忆描写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诗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第二层。

 

③品读外祖父对“我”的厚望。A、问最后一句话外祖父是对谁说的?(对中国人说的)一读“外祖父希望……”;B、还可能是对谁说的?(对“我”说的)二读“外祖父希望……”;还可能是对谁说的?(对阳光六小五(2)的孩子们说的,改句子三读“外祖父希望……”;C、还可能是对谁说的?(对外祖父自己说的)四读“外祖父希望……”;④其实外祖父是对所有的人提的希望,要你用一个关联词来换掉“一个中国人”,使前后联贯,这句话该怎样说?生思考后汇报结果,五读:“外祖父希望,不管是谁,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第三层。

 

④整体朗读这一段。

 

五、师整合总结,外祖父第二次哭,哭出了梅花的精神、哭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哭出了外祖父对“我”、对所有中国人、对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包括对他自己的深切期望,那就是:不管是谁,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还有第三次哭,你们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吗?

 

“三哭”升华

 

请大家按照第二次哭的方法找到外祖父第三次哭又哭出了什么?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播放背景音乐《一剪梅》。

 

生汇报。哭出了对“我”和妈妈的依依不舍,哭出了对祖国的眷恋。

 

师总结:同学们,这第三次哭,外祖父的身体就将永远留在……?而这一哭,外祖父的“魂”却将永远留在……?

 

引导学生质疑:告别之际,外祖父为什么还要再送我一块绣着梅花的手绢?(生思考汇报:1.手绢上有外祖父的眼泪;2.进一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有独钟。3.能给我做纪念的都给我,激励我学习梅花的品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4.是一种亲情的自然流露,对外孙女的难舍难分。学生说的在理都行)

 

挖掘空白情感延伸。

 

1.外祖父的最后一哭之后,我跟外祖父再见过面没有?从课文中哪里看得出来?(第一自然段)是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同学们,假设二十年后,作者再次来到星岛,在她外祖父的坟墓前,作者给外祖父带些什么?会对外祖父说些什么话呢?请写下来。(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