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比多,因此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知词与诗的不同。

(三)品读全词

1.这是一首文字浅显易懂的宋词,老师相信你们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读懂。注意老师给你的提示:(课件)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文,展开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表达的方式:当我读到时,眼前浮现出的画面。可以在书的空白处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对照读这首词,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文下注释”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同时进行书面练笔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有效突破重难点。

3.全班交流,随机指导。(预设重点词句的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无赖”“卧剥”。)

4.随着同学的描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清新、美丽的画面,在看到这些画面的同时,我们也弄懂了词句的意思,这就叫作“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借助画面、理解词义。

5.发现线索: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个景物把多个的画面融在一起,引导学生再来读文,找到线索。(整篇词作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6.领悟词作特点。简单的几句话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卧”字用得极妙,它让小儿天真活泼的顽皮劲儿跃然纸上。下面就让我们为这首词谱上曲子,吟唱出来吧!

7.感情诵读,配乐吟唱。

过渡:词人辛弃疾在晚年创作了如此温馨、幸福的田园小词,其实他的词风是以豪放为主,让我们再一同来感受这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四)比较阅读

1.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现存词作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2.与辛弃疾的其他词做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强调自主阅读、比较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同一词人的不同词做比较阅读,使学生积体验,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

(五)总结全课

1.作为爱国诗人的辛弃疾,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曾经在沙场上征战多年,看到多是战场的残酷,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他发出的多是收复河山的慷慨之声,多是救民于水火的激昂之声,他的诗词大多是豪放的,当他来到山村看到这和谐温馨的情景也忍不住婉约了一回,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色有声、有情有景的乡村朴素又恬静的生活画面。

2.感情诵读。

(六)作业

1.必做:背诵诗词,抄写或默写12遍。

2.选作:将词中描绘的生活画面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小练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