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效果 效益,生本 生成 生命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理想描述】
  我们认为,一节好课应体现“效率、效果、效益,生本、生成、生命”这六个关键词。好课的前提是有“效果”,即让全体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均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其次是有“效率”,即提高四十分钟的教学有效性,将功夫花在教学重、难点,能力训练点,思维拓展点等方面;继而是有“效益”,即师生在平等对话的状态下,超越预设,生成精彩,实现“双赢”。理想课堂一定是效果突出,效率很高且效益显著的课堂,她充满着人文情怀,闪耀着智慧光芒,洋溢着成长气息。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武汉小学“童心教育”理念,我们认为一节优秀的阅读教学课应符合以下标准:




内容项目 评价标准 教育
理念   1、树立并体现尊重儿童、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现代儿童教育观。
  2、高扬追真、向善、求美的童心教育核心价值。积极构建真实、动态、智慧、生命的童心课堂。
  3、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 教学
预设   1、准确、深入地解读教材,有自己的见解,恰当地整合教学资源。
  2、准确、明晰地设置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科学恰当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3、科学分配教学时间,有序安排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有效选择教学策略。
  4、充分了解执教班级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制定有效的分层教学预案。 教学
现场   1、准确把握教学节奏,有效分配教学时间,灵活调控课堂生成,保证全体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活动机会。
  2、创设开合有致、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场”。引领儿童在读、思、议、练等体验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营造平等对话氛围,尊重儿童独特体验,注重正确价值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立互助式学习共同体。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
实效   1、师生教学相长、情感交融、共享共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良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2、扎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获益,体现出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练习有目标性、层次性、适量性、实践性,单位时间内完成率、正确率高。 教师
素养   1、基础知识扎实,文化底蕴丰厚,综合素养全面。
  2、教学语言清晰流畅、生动丰富、有感染力,儿童易于接受。
  3、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贴近儿童。
  4、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反馈灵敏机智。
  【实践呈现】
  《雪地贺卡》是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我们制定的第二课时目标为:以三张贺卡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美好童心,所以要去呵护童心的内心情感
  这节课在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以下笔者试解读三个教学片段,由此进一步探索阅读“好课”的评价标准。

  片段实录一:透过质朴童言,感悟纯真童心
  1、阅读提示: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特别关注第一张贺卡的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2、学生读后,围绕第一张贺卡谈感受。
  生1:我们平时都是给老师、朋友写贺卡,刘玲却写给雪人,我觉得很奇特。
  师:(表示赞同,若有所思)怎么给雪人写贺卡呀?
  生1:刘玲是个爱幻想、有童趣的小女孩。
  生2:读了这张贺卡的内容,我觉得雪人又白又胖,很可爱。
  师:你喜欢这个雪人吗?(生点头)好,读出你的喜欢之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贺卡的内容)
  生3:从“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我感受到刘玲很关心雪人。
  师:真会读书!(课件标红句子“你一定不怕冷……你饿不饿呀?”)咱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4:刘玲一直想着雪人,怕雪人晚上害怕。咱们小孩子胆子都是有点小的。
  师:是呀,寒冷的冬天,窗外的雪下得那么大。别的孩子也许早已躲进温暖的被窝,可刘玲还在惦记着谁?(生:雪人)是呀,她还在给雪人写着贺卡呢……
  (指名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读出了关爱之情。)
  师:一连串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玲对雪人一份诚挚的关爱。
  生5:我从“咱俩做个好朋友吧!”感受到刘玲愿意和雪人交朋友。
  师:听了你的读,我觉得想交朋友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学生再次读“咱俩做个好朋友吧!”,很有感情。)
  师:听出来了,刘玲不仅关心雪人的冷暖饥饱,还担心它会孤独,想和它成为朋友。
  师:再看看祝福语——
  生6:刘玲祝雪人新年快乐。她把最好的祝愿都给了雪人,真是个善良的姑娘!
  3、师:从这张小小的贺卡里,我们读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喜爱,更读出了她对雪人的关爱。谁愿意把贺卡的内容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2名学生朗读贺卡内容,均读得很动情。)
  4、师:是呀,刘玲是很当真的,她那么认真地把雪人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孩子,把热情诚挚的关爱给了一个冰冷的雪人。我们一起读这张贺卡!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贺卡内容)
  5、师:多么可爱的雪人,多么幸福的雪人,在飘着雪的圣诞夜,收到了这张特别的贺卡,收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透过贺卡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情感和美好愿望的小姑娘。这让文中的“我”格外心动,所以作者说——(指名读第三段)
  6、教师小结:正是这张贺卡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竟生出了羡慕、嫉妒雪人的孩子气,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刘玲的童话世界。
  【点评:“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表达思想情感、读中积累语言是“读”的重要功能。有一位语文教学专家说:“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看似一张内容极为简单的贺卡,教师设计了不同形式与层次的读:分句读、整体读,自由读、展示读,个别读、集体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走进文中描绘的意境,把简单的内容读丰富,把文字背后的情感读出来。】

  片段实录二:深入解读文本,对话激发真情
  1、“我”还是把贺卡寄了出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5-9自然段,然后说说大致内容,引出第三张贺卡。
  3、学生围绕第三张贺卡交流:
  (1)解读1、2句(课件标红)
  师:给雪人的贺卡居然收到了回音,怎么能不让人惊喜、激动呢?
  (连续指多名学生读1、2句,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惊喜、激动之情。)
  师:让我们回过头想一想:假如你就是刘玲的好朋友、好同学,10天前,刘玲告诉你她给雪人写了张贺卡的时候,你会对她说什么?
  生1:太可笑了,你怎么给雪人写贺卡呢?它又没有生命,是不会知道的!
  生2:刘玲,我只能说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给雪人写贺卡,纯属浪费感情!(众生笑)……
  师: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假如你是刘玲,又会怎么回答呢?
  生1:我相信雪人是有生命的,她能看到我的贺卡!
  生2:就算你们笑我傻,我也愿意做个傻傻的美梦……
  (2)解读3、4句(课件标红)
  师:即使今天收到贺卡,同学们仍不相信。(指名读,以读代讲)
  (3)解读后面的句子(课件标红:“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15个惊叹号”)
  师:谁能把刘玲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学生朗读,把两个问句读得很急。)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刘玲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回的贺卡。
  师:看看这个词“十万火急”心情如何?
  生齐答:十分着急。
  师:再加上“15个惊叹号”呢?怎么读?
  (再次指名读,学生加重语气读“十万火急”、“15个惊叹号”)
  师:你不仅理解了她的心情,还读出了她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