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答案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在教《香玉剧社号》时,有一段这样的话“为了不影响演出,常香玉把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全部送到了保育院。母子连心哪!临走时,她看到几个年幼的孩子恋恋不舍的目光,眼圈不禁红了起来。但一想到就要进行的义演,她硬起心肠,头也不回地走了。”
  学生在体会过香玉的爱国精神后,竟发问了这样的问题:“老师,那些孩子的爸爸呢,怎么不照顾他们呢?”这个问题真是出乎意料,关于豫剧了解甚少,关于常香玉更是了解不多,在年少的时代满脑子的明星是范晓萱,刘德华什么的,也没有这份积累。后来还是把问题留成了作业,不仅学生做,我也做。
  回来后,我查了资料
  “对于于常香玉提出的要求,陈宪章一一答应,与前妻离了婚,并且把官辞了。结婚后陈宪章更是放弃了一切,专心为常香玉的事业奔波。加之陈宪章自幼喜爱戏剧,也很有艺术天赋,开始为常香玉编写剧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木兰》。其实可以说,没有陈宪章就没有后来的常派豫剧艺术。常香玉从小没学过文化,认识陈宪章后才一点点学习看报。为了不让其他事情分散常香玉的精力,陈宪章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承担了下来,对常香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他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常香玉的演出,那样会对不起观众。“宪章是帮我帮惯了,所以我什么都不会,除了唱戏,别的都不会,他不仅给我教词还要解释,里头每句词的意思他都要解说。我们家里头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一切事情都不跟我讲,天塌下来的事情也不能跟我讲。”
  原来陈宪章“放弃了一切,专心为常香玉的事业奔波。”可见他同常香玉共同在奔波着事业,想想学生当时议论纷纷,有的说他走了,也有的说他也是剧社的一员,看来后者还是比较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