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说课设计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一、说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板书:10*秋天的怀念)
  导语:围绕“秋天的怀念”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质疑导读,激发兴趣
  1、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2、你能就中心词提几个问题吗?(如:怀念谁?为什么怀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初读课文,读中感知“爱”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2、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3、小组交流,谈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初步了解母亲对“我”的爱。]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爱”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
  2、从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最受感动。
  3、交流品悟,教师点拨。
  (品读母子的言行,抓住三次“悄悄地”,充分感悟母亲内心的痛苦、悲伤、坚强与对儿子深沉的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五)感情读,读中体会“爱”
  1、指导朗读
  找出三处“悄悄地”,朗读时体会母亲关切、焦急、无奈、忍耐的心情。
  2、同桌品读
  3、交流体会(板书:坚强、伟大、无私)
  导语:母亲对儿子是这般细微的关爱与呵护,她对自己呢?儿子当时知道吗?
  (六)拓展延伸,进行“爱”的教育
  1、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作者史铁生,而今天又正好是清明节,面对母亲的遗像,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进入角色,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二、说关键处的处理
  教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在交流评价中变单向为多向,让学生都动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本课主要采用“初读—精读—感情读”三步式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从中渗透“合作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情态这些细节的刻画,通过对比来体会母亲的深情,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怀念之情,并组织学生通过口语表达,进一步感悟母爱的伟大,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三、说板书的设计
  本课的板书主要抓住暴怒、摔向、挡在、悄悄地这几个关键词语,作者瘫痪后的心情“暴怒”以及母亲对作者的“安慰”,后来母亲得肝病“去世”,作者对于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这几个简练概括文章内容的词语,最终升华为“母爱的伟大”,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