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教学实录——《狼牙山五壮士》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师:为什么说是事关重大?
  生:因为这是生与死的选择。
  师:我理解了,事关生死的选择——这个“事关重大”不是一般的重大,而是生与死的选择。很好,还有谁要补充?
  生:生死的选择。如果往主力转移方向走的话,五位壮士会把敌人引向我军,他们有可能会全部被敌人歼灭;如果引向狼牙山的话,主力部队就会脱离危险。
  师:是啊,如果走棋盘陀顶峰,就会让主力部队,让所有的革命群众留下了生命的希望(板书:生命的希望),但是他们自己呢?同学们,他们自己知不知道选择这条路的后果?
  生:知道。
  师:是啊,这一选择,意味着必定牺牲。哪个词看出?
  生:悬崖绝壁。
  师:几面悬崖绝壁?
  生:三面。
  师:那么另一面呢?
  生:另一面是他们爬上去的路。
  师:也就是四面都是绝路,无路可走。这一选择,是生死抉择啊!他们宁可选择自己面临死亡,却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我们来读一读。
  (师生引读)
  师:请学生读一读顶峰歼敌的句子。
  (生读顶峰歼敌句子)
  师:我特别欣赏你读“班长马宝玉抢前一步——”这几句话,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下一段谁读?
  (指名读)
  师: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出现了,请同学们用心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象五位壮士跳崖的场面。
  (生读跳崖文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一起去目睹那悲壮的一幕。
  (学生看视频片段)
  也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拿起笔写下自己最想说的两句话。
  (看影视片断后,学生书写,组织交流)
  生:五位壮士,你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生:先烈们,你们是祖国的骄傲,是后人的榜样,你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生:五位壮士,你们真勇敢,你们虽然死了,但是你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生:共产党万岁!八路军万岁!五位战士万岁!
  生:狼牙山五壮士,你们是党的骄傲,人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党会记住你们的!
  生:壮士们,虽然你们为中国牺牲了,但是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师:(来到学词语时误以为是五壮士“滚落深谷”的孩子身旁)开始你说五壮士滚落深谷,现在你明白了是谁滚落深谷吗?
  生:是日本鬼子滚落深谷。
  师:战士们是——
  生:战士们虽然跳下深谷,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师:战士们是主动跳下悬崖,意义不一样啊!老师想问大家,当时,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跳崖?
  生:因为不跳崖,敌人就会俘虏他们,就不能为共产党做事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跳崖也是在为共产党做事,是吗?
  生:五位壮士要死也不能死在敌人的手里,让自己的生命有尊严地离去。
  师:所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生命的尊严(板书:生命的尊严),不愿意死在敌人的手里,这一幕才会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
  第四板块呈现史实还原生命存在
  师:同学们,这五位战士都牺牲了吗?请默读。
  (屏幕显示)
  两位英雄跳崖后,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伤得很重。葛振林苏醒后挣扎着爬上来,又帮助不远处的宋学义爬上崖头,他二人拄着棍子往棋盘陀古庙方向挪着。我辨清他们是两个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所以就上前扶着他们。我们3人走走停停,到了棋盘石山腰的古庙。
  第二天,时近中午,李元忠老道回到庙里,听我介绍两位是跳崖受伤的,立即双手合起来深施一礼,说他昨日躲在崖缝,正好看到八路军抗击敌人,舍身跳崖的壮举,还看见日本鬼子在八路军跳崖处列队行礼,说明被八路军的精神折服了。”
  (《党史文汇》2001年第01期第13页《狼牙山不朽的证言——访“五壮士”幸存者的救援人余药夫》)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生:他们所有的人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感到震撼,感到敬佩,包括日本鬼子也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折服了。
  生:八路军和群众是一家人。
  师: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宋学义和葛振林被余药夫救了;二是日本军看到后向五壮士行礼。如果重新编写教材,该不该把两位战士幸存的事实,以及日本鬼子向五壮士致敬的细节的写进去呢?独立思考。
  生:如果知道战士活下来,他们的精神就没有那么好了。
  师:你的意思是只有死去才显示精神,否则就打折扣了,是吗?
  生:是的。
  生:日本鬼子也向我们的战士敬礼了,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师:是的,赢得敌人的尊敬,这是最了不起的。
  生:如果把事实写进去了能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生:我反对,如果不写进去能让敌人深深地忏悔。
  师:同学,你把敌人想得太善良了,他们在南京大屠杀的行径更残酷!他们敬佩的只是五位壮士跳崖的行为。
  生:不写进去,像课文这样写,会让后人非常震撼!
  生:这些内容不该加进去,加进去的话就变成《狼牙山三壮士》了。
  师:你的意思是只有牺牲才是壮士?两方观点都似乎有道理,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老师的想法只是众多想法中的一种,你可以有选择地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宋学义和葛振林得救了,这是生命的奇迹!他们在引敌人上悬崖的时候就已经是壮士了,他们已经让所有人深深佩服了。而活着只能证明生命的坚强,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奇迹。而日本鬼子向跳崖八路军致敬,这是因为五位壮士从容赴死,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带给他们的震撼,这也是奇迹!如果我来改编教材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些真相告诉读者,告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历史更打动人的了。
  第五板块解构文本开掘生命意义
  师:(稍顿)刚才我们看了补充的文字,我们进行了思维的交锋,大家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让我佩服。接下来,我还要挑战大家的思维,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
  (视频旁白: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岛七万五千名美菲联军向日本投降,其中美军一万两千名。这是美军进军以来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国200多年历史中遭受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败。战斗仍然在继续,本金将军准备给战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他动用了100门大炮,包围了克莱吉伯岛,并接连进行毁灭性打击,打了三个星期之久。仅5月4日这一天,就有将近1600发炮弹倾泻到岛上。岛上美军的末日已经来临。5月5日上午10点钟,温莱特中将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请告诉全国,我们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人类所有能做的一切,以及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它的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我的顽强的军队的无比自豪,去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
  师:看完了这段视频,请大家继续独立思考:(屏幕呈现如下字样)
  独立思考:
  如果,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战争场面,发生在七十年后其他两国之间,五位战士最终弹尽路绝,无力抵抗。但他们并没有跳崖,而是成为了战俘,最终归国。你认为,他们还值得我们尊敬吗?他们还可以称得上是壮士吗?
  你的理由是什么?
  请大家,独立认真思考一分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老师给的材料。
  屏幕呈现如下背景材料:
  (1)一般情况下,投降敌人是主动的,被敌俘虏则完全是被迫的;投降敌人前具有自动放下武器的情节,而被敌俘虏时已不具备使用武器进行抵抗的条件。
  (《投降罪》(“百度百科”ttp://baike.baidu.com/view/475316.htm#1 )
  (2)战争的目标在于摧毁敌国,敌对方有权杀死我方手持武器的守卫者;但一旦守卫者放下武器投降的话,他们就不再是敌人或者敌对方的工具,而仅仅只是人了,他们的生命任何人都无权剥夺。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导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学生小组交流)
  生:我认为如果他们成为俘虏,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是在走投无路下才俘虏的,并不是投降。联系老师呈现的资料,我觉得他们已经没有了抵抗的条件,所以即使成为俘虏,也可以称得上是壮士。
  生: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有自己选择生死的权利,前提是不能出卖祖国。
  生:还算是壮士,因为完成了壮士该做的一切,虽然生命没有终止,但被俘等待归国也可以为国效力。
  生:我认为这样做不算壮士!要死也要死的有价值,他们被俘虏后再回国会受到怀疑。
  生:宁死不能投降!如果他们成为俘虏,就不能算壮士。
  师:同学们,思考是无尽的,随着你的年龄的增加,对事物的认识会逐渐深刻。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的想法?我的想法打在屏幕上了,请静静阅读(屏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