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仿写,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特点,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活动,通过诵读美的文本、感受美的形象、创造美的语言,习得知识、掌握方法,陶冶性情,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初步领会仿写的步骤与方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仿写诗歌

   2、锤炼语言,培养语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诗篇。

   2、指导学生在课外搜集诗歌,加上自己的理解或评价,编制小报。

   3、学生选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配乐朗诵,小组之间开展擂台赛。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诗歌,把握基本特征。

   1、师:我们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学习了许多诗歌,其中有两首诗歌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全班同学一起背一背,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背一背已经学过的诗歌而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贴近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2、师:最近,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诗歌,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比赛,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三位同学朗诵)

    [设计意图:诗歌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通过读诗、展示收集好的诗歌来为学生写诗作铺垫。]

   3、师:看来,大家一定很喜欢诗歌。那么,诗歌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根据发言,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 :

      取材广泛 格式自由

      语言凝练 字数不限

      想象丰富 巧用修辞

  二、赏析诗歌,领悟精妙构思。

   1、师:大家既爱读诗,也会读诗,挺有鉴赏力的。其实,有许多诗歌就是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这些诗,不但大人能写,而且我们儿童也能写。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几首诗歌,尝试仿写。

    (板书:仿写诗歌)(出示课件 )

              谁也没见过风

      谁也没见过风,      谁也没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拂。      那是风在吹过。

      ……

   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诗。大家一边读,一边想: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诗人是通过写什么来表现风呢?(都是通过能看到的、听到的景物的变化来写看不见的风)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真正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激发情感,深层次的体验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法内化。]

   3、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用“——”划出反复出现的语句,用“﹏﹏”划出不一样的语句。(生划出句子)划好的同学来念念你所划的句子。

   4、师:现在请全班同学学着这首诗的一、二小节,来仿写三、四小节,好吗?(学生仿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5、师: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你的作品?说说看,你为什么这样写?(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谁也没见过风

       谁也没见过风,      谁也没见过风   ,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当花儿翩翩起舞,

       那是风在吹拂。      那是风在嬉戏。

       谁也没见过风,      谁也没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当小草向你微微一笑,

       那是风在吹过。      那是风在散步。

    师:谁愿意来评价,写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生评议)

   6、[设计意图:针对小学生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自己来点评,激发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7、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小结):仿写诗歌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难,仿写诗歌就是仿内容,仿表达。(板书: 仿表达 仿内容)

  三、诗歌补白,尝试运用方法。

   1、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

     春天怎么来

     春天怎么来?

     花开了,春天就从花朵里跑出来。

     春天怎么来?

     草绿了,春天就从绿色里跳出来。

     春天怎么来?

    我高兴了,春天就从我的心里飞出来。

   2、师:从诗歌所写的内容和它的表达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部分结构一样,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先写景物变化再写人的情感

    师:除诗中点到的景物,你们平时观察到还有哪些美景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快乐的小燕子,丁咚响的泉水,沙沙下的春雨……)

   3、师:春天有这么多可写的内容,如果让你给这首诗补白,你打算补在哪里?(把诗歌看作三个小节,每个小节后面各补一节;把诗歌看作一个小节,在这一节后面补写六句,作为第二小节。)

   4、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给这首诗歌补白。(学生练习给诗歌补白,师巡视。)

   5、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春天怎么来?

    花开了,春天就从花朵里跑出来。

    春天怎么来?

    雨来了 ,春天就从雨点里跳出来______。

    春天怎么来?

    草绿了,春天就从绿色里跳出来。

    春天怎么来?

    鸟叫了 ,春天就从 鸟叫声中飘出来___。

    春天怎么来?

    我高兴了,春天就从我的心里飞出来。

    春天怎么来?

    小孩子笑了,春天就从孩子的笑声中溢出来。

   师:哪里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传神?(再请一位同学来说。)

   6、师:两位同学的作品,你喜欢谁的,为什么?对他们的仿写你还有什么建议?

     随机请两位同学谈谈自己这样补白的原因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体味词语的锤炼,以及每个人对生活的的独特感受。]

   7、师(小结):从刚才所写的诗歌,大家都明白了仿写诗歌就是仿内容,仿表达。

    [设计意图:再次利用板书,深化本节课堂的内容。]

  四、放飞思绪,自由创作。

   1、师:诗歌是放飞的思绪,是想象的翅膀,是纯洁的心灵……相信,刚才的学习一定会给大家许多启发和灵感。现在,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吧!(出示课件):

    读下面的四首诗,再任选一道完成:

       树

     春天的树           如果我变成风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如果我变成风

     夏天的树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帮妈妈

     秋天的树           把脸上的汗珠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一颗一颗吹干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蜗牛            太阳

     蜗牛走路的时候         阳公公不听话

     天上打起雷来          喝醉了酒

     蜗牛吓得要命          满脸通红

     就赶快伸出避雷针        昏昏沉沉的

     不再怕打雷           跌进西方的山

     继续赶他的路程

  1、自由选两首诗歌仿写。

  2、选一首诗歌仿写,再自由创作一首诗歌

  2、学生独立完成(师随机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3、小组交流评议,自行修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在改中感悟诗歌琅琅上口、充满情趣、想象丰富的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会,引导学生自改诗歌、互改诗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发展。]

  4、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1、诗歌是如此的富有韵味,如此的意境深远,如此的打动人心……难怪有那么多的诗人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们就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结束今天的这节作文课吧!

  2、师:这首诗美吗?今天只给同学们节选了其中的三节,喜欢这首诗的同学可以把这首诗背下来,还可以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仿写诗歌的课堂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芬芳的诗香,力求课堂洋溢文学的气息。“让学生的精神家园种上幸福的庄稼。”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名言。课堂,就应该是师生视角的交融、精神的共享和智慧的创生。在这诗的世界里,孩子能够与诗同行。]

  [板书设计]

                     仿内容

            仿写诗歌

                     仿表达
 
  [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