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一课时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文本解读:

 

1.从文学视度解读──捕捉人物,紧扣“少年”;

 

2.从儿童角度解读──看瓜刺猹,朗读出彩;

 

3.从教师角度解读──说人物,出学法:渗透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述方法;

 

4.从编者角度解读──认识鲁迅,强化“大文豪”形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个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思路,以文识人,识“少年闰土”。

 

3.体会语言表达特点,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

 

2.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继续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继续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一、介绍鲁迅,导入课题:

 

1.介绍鲁迅,强调“大文豪”。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认识这个人(出图),这是谁?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知道的?)

 

2.鲁迅是我国一位大文豪。在阅读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时,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名字(板书闰土)。

 

3.在昨晚的预习中,你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的闰土呢?(板书少年)“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作品(板书《故乡》)走进──(学生读题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路:

 

1.请打开书P75页。在昨晚的预习中,读过一次课文的举手,读过两次呢?读过三次的为自己鼓掌。这些含有生字词的句子,你都读正确了吗?(出示五句含生字的句子,逐句请生读,随机正音)

 

2.句子读正确了,文段又读到怎样?现在请齐读这几个段落(1.10.13)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