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大声点》说课设计之一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同学,请大声点》(点击课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点击课件)《同学,请大声点》这篇课文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两位曾经给过“我”诚心帮助的老师,他们用“同学,请大声点”这句话,鼓励“我”打破心灵中自闭、沉默、害羞的屏障,给“我”增添了勇气和自信,从而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转折,文章字里行间里充满着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也是最好的教育机会。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我的说课稿是这样设计的: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点击课件)
  认知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能从文中受到启发,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点击课件)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作者自信心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明白勇气和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了解所讲事情,从具体的事例中,了解我自信心建立的过程。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时的教学方法定为:(点击课件)
  让学生自读自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前后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从具体事例中明白勇气和自信心对人生的重要性。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根据本课特点,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 
  自学质疑,围绕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自信心重要性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 我计划一课时完成。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贯穿于整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能学会做个充满自信与勇气的人。

  四.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本课时,我安排了五大环节:(点击课件)
  1、课题朗读,感受自信。
  2、初读课文,感知自信。
  3、把握朗读,感悟自信。
  4、感谢师恩,树立自信
  5、教师总结,主宰自信
  第一个环节:一:课题朗读,感受自信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们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点击课件)一位性格内向、害怕当众讲话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获得勇气和信心,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老师的法宝就是——同学,请大声点。
  2:出示课题(点击课件)《同学,请大声点》
  3:教师提问:
  谁来自信地读读课题,要注意,一定要有自信。
  在这里我点名平时胆子小的学生来读,读二至三次,教师及时鼓励,及时表扬。
  4:及时总结,导入新课
  刚才的几位同学呀,表现都相当有自信,老师真为他们高兴。自信是成功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自信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感知自信。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点击课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积累本课生字词语;
  2。“同学,请大声点’在文中共出现几次?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一次的出现,“我”是怎样获得自信和勇气的?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我“曾经是一位缺乏自信的同学?
  这一自学的环节,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能较好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三、把握朗读,感悟自信
  1、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点击课件)
  2、集体讨论,教师启发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关材料,在学生汇报回答时,老师相机用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问题1:“同学,请大声点’在文中共出现几次?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一次的出现,“我”是怎样获得自信和勇气的?
  “同学,请大声点”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在第一次(点击课件)“铁腕”班主任的鼓励时,抓住班主任的动作描写“眯起眼”、“皱起眉”、“走到我面前,盯着我的眼睛,慢慢地、一字一句地问”以及他的语言描写“你说什么?同学,请大声点!”“同学,你的声音——能不能大一点,再大一点?”“你能有勇气当众大声喊,难道就没有勇气让你的成绩好起来吗”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读出老师的鼓励,读出老师的期盼,读出作者“一股热流冲顶而出,不顾一切地大声喊道”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自信带来的快乐。
  第二次是(点击课件)“我”得到老师的鼓励,心情异常激动耳边回响、震荡着老师鼓励的话语时出现的,在这里,我抓住了“热切的呼唤”、“进入心灵……深处”、“有了写作的冲动”、“捧回……获奖证书”、“解决……恐惧”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来朗读,边读边悟,体会出没有老师的鼓励就没有“我”的进步。
  第三次是(点击课件)在“我”奉老师之命到低年级介绍学习经验,由于怯场而眩晕,一致一个字都吐不出,是那位陌生的老师“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充满信任的看着我”、“深深的皱纹,却掩饰不住唇边那慈爱的微笑”,“我好像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同学,请大声点’”,是这位陌生的老师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尽全力大声念出自己写在心灵里的每一个字”,“我”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又一次学会了自信。在这里,我让同学们抓住描写这位陌生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来朗读,读出对老师的感谢。
  第四次的出现是在课文的结尾处,“同学,请大声点”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点击课件)这是老师们的鼓励的升华,是老师们的鼓励影响了“我”的一生。在这里,我让同学们回顾课文内容,明白性格内向、害怕当众讲话、语文成绩不好的“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鼓励。是陌生老师的掌声,“打破了我心灵中自闭、沉默、害羞的屏障”,是“同学,请大声点”这句话给了“我”的勇气和信心,在毕业典礼,“我”才能有机会朗诵起自己创作的诗歌,是“我”有了勇气和信心才取得了人生的成功。所以,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成功。使学生领悟了自信的作用,又培养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问题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我”曾经是一位缺乏自信的同学?
  课文学到这里,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很容易,我让同学们先自行通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讨论,最后选派代表发言,在教师旁听引导下,一起来完成。主要从“‘我’害怕当众讲话,老师宣布课代表时,所有的人都翘首以待,只有‘我’低着头,如坐针毡;当老师宣布选中‘我’时,‘我’呆住了,认为老师是和‘我’作对;做就职演说时,声音结结巴巴,咬着牙回答老师的问题;奉命介绍学习经验时,望着台下的人,竟一阵眩晕,一个字都吐不出”四个方面来理解。
  讲到这里,我话锋一转,问同学们:“这样缺乏自信的同学也能获得成功,你们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有理由害怕困难吗?”把教学重点再次提出,又一次教育同学们,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一切皆有可能。
  四、感谢师恩,树立自信
  1、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师生欣赏,进一步升华师生情;
  2、教师启发,组织谈话:
  谁来说说老师鼓励过我们的故事?
  对于老师的鼓励和关心,我们怎样向老师说些感激的话呢?(点击课件)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个有勇气、有自信的人呢?(点击课件)(在这里我告诉学生多读励志故事的书)
  3、收集自信名言,(点击课件)
  4、制作座右铭(点击课件)
  五、教师总结,主宰自信
  自信和勇气,这是学习的法宝,是生活的法宝。希望我亲爱的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争做自信的主人,都是勇气的主人。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一路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