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之八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3、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文字,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文字,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第三课时: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 搜集孔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4、指导书写生字课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于质疑中进入课文。通过自学,学会字词。

  1、板书课题:12、孔子游春
  2、释题:孔子是谁?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3、启发提问:本文讲孔子与谁游春?其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
  5、检查自学情况。
  6、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分段?
  7、观察生字、指名板演。引导评价,适时范写。

  1、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资料。
  3、学生自学。
  4、学生辨音:澜、眸、凿
  5、正形:澜、惑
  6、指读课文。
  7、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8、用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2、学习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
  巩固基础知识。以图进入课文,由感性到文字。使学生充分感悟到文字的美感。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内容。由课文引申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1、听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今天,让我们一起随孔子游春。
  4、看图:指名有顺序地说出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5、文中是怎样描绘这幅美景的呢?
  6、为什么将大自然比作母亲?
  7、指导背诵第一段。
  8、泗水河畔春景虽美,孔子却无心欣赏,因为奔腾的河水又使他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什么?
  9、指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10、指导:孔子的话语速要沉、缓、显出他是导师。
  11、小结:孔子不愧是位大教育家,他的循循善诱使他的弟子及我们都受益匪浅。

  1、学生听写:温文尔雅、和煦、司空见惯、波澜起伏
  2、学生说话。
  3、自读第一段,勾划出描写得最精彩的一句,多读几遍。
  4、齐读描写泗水美景的句子。
  5、品读(相机理解“广袤”“飘逸”“和煦”)
  6、学生回答、背诵。
  7、自读第二段,思考孔子论水一段的含义。
  8、学生思考讨论:
   ①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②讲述了水的哪几个特点?由此孔子联想到了什么?
   ③抓住水的特点与其品质间的联系。
   ④孔子为什么说这段话?有何用意?
   ⑤由此可见,孔子有什么特点?
   ⑥再体会水的其他特点以联想到人的品质。
  9、练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1、复习
  2、学习第三、四段
  3、指导写话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课文。课内迁移到课外。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自读,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3、师点拨。
  4、浏览第二、四段,看有什么联系?
  5、小结: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其中72人成为贤者,这都与孔子的教育密不可分呀!
  6、你对孔子关于水的那段话有什么感受?写出感想。

  1、学生背诵。
  2、集体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⑴子路和颜回的性格特点;⑵孔子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回引导学生;⑶孔子与弟子间浓浓的情谊。
   ②质疑。
  3、学生写感想。

  板书设计:
                 12、孔子游春
              孔子论水    学生言志
                  循循善诱

  点评:
  在教学中,教师能尊重主体,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课文中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反复思考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