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一种教法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生:是因为他喜欢雪,所以他为雪写篇文章。
  师:我问的是他为什么竟然会这样高兴?
  生:雪可以带来丰收。
  生: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它不仅很美,还可以促进明年的丰收。
  师:我告诉大家吧。这篇文章是作家峻青(板书峻青)在1962年写的。可能你们不知道,我们国家1960年、1961年到1962年是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三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农业连年歉收。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在三年的最后,看到下这么一场雪,而这场大雪又预兆着丰收。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就是说,我们国家从三年的困难时期中走出来了,我们的农业,我们的国民经济,将要获得恢复,或者更大地发展。他的心里高兴不高兴?(生答高兴)所以课题说“第一场雪”,不仅仅从事实上,确实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我们从它的社会意义上来看,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第一个丰收的信号,我们国家开始走向恢复的第一个信号。所以他在标题上特意要加上“第一场雪”。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我们再把全文好好读一遍。(指跟前一位同学)你起来给推荐四个同学。谁善于读出天气剧烈变化,找一个。(学生推荐)谁读描写下雪能读好?(学生推荐)谁描写雪景读得好?(学生推荐)谁读最后一段?(推荐的学生指着自己说“我”)(笑声)啊!你自荐。他说“我”!好,好。就你们四位来读,一个接一个,开始。
  (生读课文。读了三人后,下课铃响)
  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读了。(对没有读得上的第四个同学)对不起!(笑声)
  师:大家看黑板上我的板书,像什么?
  生:一首诗。
  师:好。我们一齐来把它读一下:
  (生读板书)
  天气骤冷数日间,山村静夜雪弥天。
  晶莹世界人欢笑,更喜丰收在来年。
  师:下课。(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