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19-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6段: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设计说明: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课文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的火花。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自圆其说就行。这一环节,主要落实教学目标1和教学重点2、3、4)
  3.课堂小结:
   ①抓住特点写景。
    春草图:鲜嫩、勃发春花图:繁茂、艳丽
    春风图:和煦、轻盈
    春雨图:细密、平和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春草图:正面-侧面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植物-人间
  三、欣赏品味
    要求:大声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设计说明:让学生再从局部理解回到整体感知上来)
  四、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课文练习二、三。
   2.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通报作业情况;
   2.检查背诵。
  二、比较阅读
   1.投影林斤澜的《春风》(或发讲义)。
   2.比较《春》《春风》的异同。
   3.通过比较,让学生概括两文的主题、写作特色。
    (设计说明: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②比较异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春》这篇课文的理解)
  三、景物描写训练
   1.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课文练习四)。
   2.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设计说明:①以读引写,读写结合;②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自我总结学习本文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方案二

  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最欣赏的段落(同方案一第二课时的研习课文);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写作特色和内容。

  方案三

  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第三课时:理解课文的写法,完成书面作业。
 
   [200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