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养猫的悲喜序曲 一曲人性的忧伤牧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0-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可怜:受了冤苦,我毒打而屈死。

5.假如此时也养了也被咬死,源于对这只猫的偏爱,“我”可能不会认为是这只可爱的猫咬死的,即使真是这只猫咬死的,“我”大概也不会责罚它。这说明了人的主观态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6也许,你在无谓地辩白:不,不是我。也许,你在无望地哀求:不,别打我。也许,你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感谢你的收留。④也许,你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痛苦少点儿,让你的快乐多点儿。⑤也许,你这个精灵般的家伙,在示警张婶啊婶,下一个,就是你了啊。⑥也许,你如先知般地宣告:你将会后悔,你的灵魂将背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

7.不可以,因为按照情感的递进顺序来写的。

8.(1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羽毛松散着,笼板上都是血

2)“可怜”(花白

3常常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畏罪潜逃”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9.它既概括了三只猫的结局,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眷恋、无奈、叹惋;又总领了全文,使得全文在结构上呈现一种明晰的总分关系。

10.同意。文章把它与第一次养猫的内容混在一段来写,割裂了它与第二、三只猫之间的联系,模糊了全文结构上的总分关系,影响了文章结构层次的美感,因此,应把“我家养了几次,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既总领全文,又显得非常醒目。

11.同意。“花白的毛”与“很活泼”之间缺少有机联系,而与“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这个比喻句衔接比较紧密,因为它形象地展示了第一只猫毛色的情状;“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是小猫很活泼的体现,放在“很活泼”之后,衔接比较顺畅;“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应与“很活泼”调换顺序,这样整个句子才显得连贯紧凑。

12示例一:我给第一只小猫取的名字是“滚雪球”,因为“滚”是因为他很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雪球”是因为它花白的毛,滚起来“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13.从早到晚,村子里到处是鸟儿的叫声,鸟儿的叫声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从鸟儿的叫声中就可以该做什么了。人们喜欢这样的村庄,在这样村庄里生活是自然的和谐的,不信你听文章最后老人的话。

14

上一篇: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下一篇:《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