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看社戏”这是主要事件,所以“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些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画面,都以细腻生动的语言作了详写,而乡间生活等故事只是简略地谈了一下。
   3.本文前后照应也很出色。如:孩子们撑船、出航、归航动作一样,表现孩子们很能干。再如:初到赵庄写戏台由远而近,回去时又由近而远,表现出“我”初到时的新鲜兴奋感和离去时的依恋感。
   4.课堂练习:(习题十)
    提示:鲁迅小时有长妈妈给他讲故事,闰土父亲教他捕鸟,所以鲁迅从小就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启发和教育,了解到农民的痛苦生活。鲁迅写《社戏》就是要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表现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三、布置作业
   1.说说最后一节的含义。
   2.背诵课文“一出门……向赵庄前进了。”

                 第三课时
  学习语法──偏正短语
  一、复习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1.板书:老师字迹顾客北京东鞠躬翻阅相信
       艰巨坚强伟大平静更加很十分多么
   2.指名同学辨别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而后归纳识别各类词的标准,以及各类词的作用。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偏正短语。
    (1)在以上名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分别加上起修饰(即形容、限制)作用的词:
      (我的)老师,(清晰的)字迹,(一个)顾客,[恭敬的]鞠躬,[小心的]翻阅,[完全]相信,[更加]坚强,[十分]艰巨,[多么]伟大
      像这样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偏正短语。
    (2)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用()符号表示,有的定语后用结构助词“的”连结。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用〔  〕符号表示。有的状语后面用结构助词“地”或“的”连接。
    (3)课堂练习:练习一1.6。
   2.定语、状语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在偏正短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而在它们前头的定语或状语,则是对中心语表示的事物、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状起修饰作用,使意思表达得明确、具体、生动。
    例:“老师”表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指范围很宽,加上“我的”,从领属上对“老师”加以限定,意思就明确具体了。再如“鞠躬”表示一种动作,用“恭敬”来形容,把“鞠躬”的敬意表现出来了。
    课堂练习:习题二1、4。
   3.使用定语、状语要准确、恰当。
    看书上的例子。
    例①“一支”限制“歌声”不准确,应把“歌声”改为“乐曲”。例②“10月1日”就是“国庆节”放在一起就多余了,应删去一个。例③“忽然”和“蓦地”意思相同,用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如果使用定语、状语不当,就会产生表达不确切或堆砌、累赘的现象。
  三、布置作业:习题一、二、三(课堂没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