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2、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关系,学习选取生活琐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
   3、诵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并从文章的欣赏、分析过程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认识选取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选取学习生活琐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4.5’
    对母亲的歌赞与美颂是永恒的主题,上一篇课文是朱总司令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真挚的赞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依然是歌颂母爱的。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来一起欣赏一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这是一首女儿献给母亲的歌,正如歌中所唱: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这母亲的一片深情,儿女总不能一一明了。而儿女终会长大,终将懂得母亲的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小巷深处走出的女儿诉说的心曲。
  二、初步理解、质疑:
   1、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15’
    请1—2位同学发言
    提示: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2、质疑或自我解读7’
  三、疑点探究,讨论分析:
   1、对着一直默默守候的母亲,女儿告诉她:“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中“回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联系上文具体指什么“回来”了?(结尾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女儿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5’
    点明:“我”的心曾逃避,曾离开。那么文中“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过变化那么经历了那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点明:
     (1)、变化过程:满足、自豪→厌恶、自卑→淡忘、隔绝→感动、悔悟
       1、满足、自豪:第五段“代替”、“搀”,第九段“倚”、“及自由地吃”。
       2、厌恶、自卑:第十段“我”是弃婴,母亲是瞎子,“不同一般”第十一段“不再”、“泡”。
       3、淡忘、隔绝:第十五段“遵守诺言”。
       4、感动、醒悟:第二十七段“泪眼”、第二十八段“虚荣”、“无知”。
       5、深深悔悟:第二十九段“还记得”。
     (2)、原因:虚荣、无知
   2、母亲是怎样对待我的虚荣和无知的呢?5’
     请大家以小组讨论,找出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揣摩体会母亲深挚的爱和我的忏悔之情。
     (六段、十一段、十三段、二十五段、二十八段。)
    点明:
     (1)倾囊安家:第三段“拆”、“搬”、“所有的积蓄”、“真正拥有一个家”
     (2)改变性情:第四段“骂”、“从未泼过”
     (3)烈日下守卖:第六段“雕像”、“古铜”、“最毒”、“血汗”
     (4)以我为荣,广为宣传:第八段“珍藏”
     (5)背后支持、默默守候:第二十五、二十六段“倚”、“央”、“摸”、“交”
   3、面对现实,年少无知的“我”曾逃避、曾离开,而母亲的爱一如继往。这如海深情怎能不牵着“我”,母亲终于等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就让我们带着这激动的心情一起来朗读课文的25-29自然段。请个别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段。6’
  四、欣赏歌曲《懂你》小结:5.5’+3’
   1、课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把生活的点滴小事联系起来表现最深沉的母爱。
   2、请同学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五、拓展:10’
   1、谈身边人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过渡: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母亲恩赐的感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下面请同学们到你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能表现母爱的生活小情节,而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请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离家到学校念书不久,普遍都有思乡、思家、思亲情结。特别是思念自己的母亲不懂自己离不开母亲的真正原因。
   2、谈感恩回报。(要点拨学生说出,行动的,想法的,语言的)
     朱德是这样报答他的母亲的:我将——
     (齐读黑板上的写成的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六、板书:
            小巷深处
             林莉
    盲母:辛勤抚育 平静面对 默默承受  弃婴:自豪 厌恶 淡忘 悔悟
             (感情发展变化过程)
  七、作业:
    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以情感的变化结构文章,选取生活琐事、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

  补充预设:
    课文中的“小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主要通过哪些描写来体现的)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行为?8
     喜欢→反感→讨厌→感动。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由讨论转化为争论,主要形成两种观点:1、对“小莉”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2、认为“小莉”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