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七年语文上册第5单元《犟龟》的第二课时,《犟龟》这一课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课文,又为本单元知识扩展和综合语言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上好这一课,既可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本单元和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犟龟》的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准备培养想像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重点,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难点。这是因为学生对寓言这一文体感兴趣,但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此解决这一重点,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语言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而难点的确立是由于本套教材的特点是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从而突出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体作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标”中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讨论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导入,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已有体验,使学生对新知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因此理解效果更好。
  其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活动中以循序渐进法来突破重点,这样在活学活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感逐步增强,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只孤立与课堂教学之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与交流中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以及结合我校的学情,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学生自由组合4-6人一小组(但原则上各小组要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的宗旨,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潜能,使学生会用心去体验集体的力量,去感悟合作的无穷魅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

  接下来是教学程序,我主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分五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课堂激趣
  在本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显示图画,如展示《龟兔赛跑》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引入教学交往的境地,进入本课的话题,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主动思维。

  活动二:激趣后的体验
  本人认为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分析比较,明确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也为本节的重点突破环节打下基础。

  活动三:生生的互动探讨和体验
  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及学生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步骤:1.分小组展开讨论,由每个小组自已提出并解决问题。2.各小组把有价值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活动四:写作能力的训练
  学生想像乌龟在途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小动物,它们会对乌龟说些什么,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课上讨论,课后写成小作文,这就是本
  课的重点突破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把“任务型”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我在家庭作业布置中,分常规性作业和合作探究性作业:
  1. 常规性作业主要完成书后练习。
  2. 合作探究性作业主要分为两层:
  ⑴成绩较差的成员让小组同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问、答操练(由易到难的渐进方式),以此来巩固重、难点。
  ⑵各小组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合作讨论主题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上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兴趣,贯穿“快乐教学”为指导思想,寓教于乐,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是学生在合作中能互补、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产生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