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综合资料之一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古代诗文,是古代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去感悟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诗五首》从不同的视角着眼写出了诚挚的友谊,寄语殷切,情意悠长。学习古代诗歌,应——
  1.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多朗读,多背诵,多思考,多积累。
  2.在此基础上,古为今用,全面提高我们的综合语文素质。

  走近作者
  《回乡偶书》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周武则天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不仕还乡,为道士。与李白友好,常交往。嗜酒,工书法,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诗作不多,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以及应制、写景之作。其中《回乡偶书》最为著名。
  《夜雨寄北》李商隐(约813—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年能文,博闻强记。牛(牛僧儒)党令狐楚镇河阳,以文授之,受到赏爱。文宗开成二年(837),在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推荐下中进士,为集贤校理,后调补弘桑尉,会昌二年(842)又以书判拔革。李(李德裕)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招为婿,辟为书记,得侍御史。当时牛、李两党斗争激烈,令狐绹等人认为李商隐“背恩”,所以令狐绹执政时极力排挤他,官仅至东川节度使判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约848一约909),生卒年说法不一。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少年颖悟,七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授京兆雩阝县尉,迁右拾遗。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归。卒于家乡别墅。世称郑都官。《唐才子传》用“清婉明白,不俚而切”来概括他的诗风。著有《宜阳集》和《云台编》三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jiàng)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初期诗人。他的作品初步冲破了齐梁以来形式主义绚丽文风的束缚,对开创唐代新诗风有一定的贡献。王勃幼年时就显露出文学天赋和才华,传说他六岁时就会写文章作诗。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72—842),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刘禹锡因革新失败,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贬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度过了22年的贬谪生活。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他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与从苏州归洛的白居易(字乐天)相会。预计明年初回京城时,已到了23个年头。白居易在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着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写此诗答赠。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玄宗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乙酉,太子宾客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第二年,贺知章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故乡越州永兴,时年86岁。少小离家,耄年归乡,诗人百感交集,写成《回乡偶书》。题为“偶书”,是说诗人并非着意作诗,只是把回乡后感受最深的事和想法记下来。原诗共两首,课本选的是第一首。】
  诗作所记是刚到故乡时的场景。儿童们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勾起作者多少感慨,老来还乡,物是人非,无所适从。
  诗虽是“偶得”,却大有讲究:前两句以写实的手法写感慨。两两对举,把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包容在短短的句中,成为可见可触的艺术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感染力更强。

         
  【这是一首诗人写给自己妻子的诗。在四川一个秋天的雨夜,秋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给在北方的妻子写下这首诗,倾诉了分离的痛苦,想象一个团聚的欢乐场面。它采用诗中的往复对照和回环对比法,以团聚的欢乐反衬分离的痛苦。诗写得情景交融,一往情深。全诗语言质朴流畅,使人读后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寄北:寄北方的诗,当时李商隐在四川旅行,妻子生活在北方,所以说寄北。本诗是寄怀妻子的爱情诗。
  本诗首句从妻子来信谈起,妻子的深情归为三个字:“问归期”。当时诗人正滞留巴蜀,前程没有着落而无法返家,只好以“未有期”作答。无奈中转而描写巴山秋雨萧瑟之景,寄托离愁,继而想象终会有一天,返家与妻子团聚,西窗下剪烛长谈,诉说别恨离愁。

                           淮上与友人别
         
         
         

  【杜少府是王勃的好朋友,这首诗是王勃为朋友去蜀州做县尉而作。杜少府,姓杜。少府,官名,是对县尉的尊称。之任,赴任。蜀州,也作“蜀川”,今四川崇庆。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王勃在临别时劝杜少府不要为离别而伤心。他认为只要彼此的友谊真挚,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像近邻一样。
  王勃的这首诗,一反过去送别写那无尽的悲伤的做法,语气健朗,胸怀旷达,诗的意境开阔,独标高格。】
  《淮上与友人别》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指扬州。这首诗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向潇湘”,诗人自己则上长安。
  这首写在扬州与友人握别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烘托了离人的别离情绪。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作者出于对友人的依恋和关心,借描绘两个地方的形势与风貌,点出秦蜀两地相隔千里,在展现的雄浑开阔的境界之中隐含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劝慰勉励友人,不作哀伤之别,也是自慰,既含蕴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出他旷达、爽朗的胸怀。
  第五、六两句写在四海之内有了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息息相通。人远,但心近,表现了朋友间不拘形迹的真挚感情。诗人以广阔的胸怀为杜少府宽解,勉励他勇敢地踏上征途。这种与朋友的送别情怀远远超出了世俗之常情。
  诗的最后两句写不要在分别的时候,像青年男女般啼哭,让眼泪沾湿了佩巾。这是进一步劝慰友人别后不要悲伤,这也是诗人自已情怀的吐露,更显得情深意长。
         
         
 
  本诗前四句接过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的话头,抒写作者对二十三年被贬人生历程沉痛而悲凉的喟叹。
  诗的首联直接抒写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弃置”在“凄凉地”的愤懑与苍凉。
  第二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后四句抒写对人生与历史的感悟,第三联以“沉舟”、“病树”做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在激励友人。比起白诗中的“命压人头不奈何”、“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境界更加高远,情调更加昂扬,意义更加深刻,视野也更加开阔而明朗。

  二、问题研讨
  想想这五首诗各写了什么内容,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回乡偶书》通过描写诗人刚到故乡时,儿童们不认识他,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表达了作者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是一首借景寓深情的抒情诗,同时也是一封以诗歌形式写给妻子的回信,表达了游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淮上与友人别》这首诗通过描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况味,以及握别岸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酬答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凄凉惆怅于政治失意,感慨悲叹于人事变迁,但同时又抒发了作者不为有蹉跎失意而悲戚的乐观旷达情怀,以及振作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上一篇:木兰诗     下一篇:《诗五首》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