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转轨”打造优质学校品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市教研室调研宁中发展经验 导师育人 与省专家交流学习 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工作会议 校园书画展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面对大量优质生源外流的严峻形势,宁晋中学在宁晋县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实施“五个转轨”战略,扭转了被动局面,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驶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打造了优质学校的品牌。

    机制由“干不干一个样”到“干不干不一样”转轨

    【王瑞中】教师岗位聘任机制。建立校区管理体制,校区校长、中层干部、作业组长、班主任教师,每学年自上而下,层层聘任,能上庸下。

    【陶继新】岗位聘任机制是学校变弱为强乃至生机勃发的必备条件,因为它可以将教师内在生命动力激活,从而让主动积极而为成为群体的共识与行动。同时,在良性的竞争中,合作共赢、团队共进也深入人心,并彰显出特有的魅力;因为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好,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王瑞中】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制定班主任、作业组长考核办法,选聘专家教师、首席教师,评定5A教师等,在补贴奖励、评优评模、晋职晋级上,大幅度向一线教师倾斜,大力度激励骨干教师。

    【陶继新】这种激励机制让骨干教师激情四射,能力迸发,从而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力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不只有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会让更多教师学其人品与业务能力的时候,还会自然而然地聚合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能动场,让大家既身心愉悦又工作高效。

    【王瑞中】质量目标倾斜机制。工资绩效向完成质量目标的教师倾斜,从结果性成绩倒逼常规教学过程。从结果看过程,以成败论英雄,开创了“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生动局面。

    【陶继新】过程与结果在逻辑上构成必要条件关系,即有之则未必然,无之则必不然。从结果看过程,则会让教师感到没有努力的过程,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同时,有时虽有努力的过程,却没能品尝到成功之果的甘美。从结果看过程,会让他们省检过程中的优劣得失,从而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发扬优点,扬弃缺点,改正错误,以获取更加丰硕的收获。

    管理由粗放型到精细化转轨

    【王瑞中】学生精细管理。制定学生仪容仪表、请假、上课、作业、考试、出操、就餐等14个行为规范,处处有管理,事事有规范。

    【陶继新】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与文明与否和习惯优劣有关,要想让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就要进行规范,以至让他们走进“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境界。

    【王瑞中】教师精细管理。严格出勤考核,规范教学行为,备讲批辅考、纠错、教研等教学环节,环环考核、层层规范,锤炼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效度。

    【陶继新】教师的教育与生活,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内蕴着教育的意义。精细管理,会让他们逐渐且自觉地走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并在无形中将其精神播洒在学生的心里,让他们在高尚精神的熏染中走向真善美的殿堂。

    【王瑞中】练习精细管理。学习能力、识记能力、运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宁晋中学抓实学科教研、命题组题、教师会诊、专家管理、特优培育工作,多层面、多时段、多角度精准发力,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升素质。

    【陶继新】练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而练习质量的高下却大有区别。而教师则是提升学生练习质量的关键性人物。练习精细管理可以让教师持续而又深入地研究练习的质量与方法,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既破解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还有可能学会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的方略,进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质量与考试的成绩。

    【王瑞中】环境精细管理。实行保卫、餐饮、物业社会化,投资410多万元改善办学环境,装备智慧教学系统,丰富人文内涵,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校园。

    【陶继新】环境之美虽以物化的形态呈现出来,可却在无声中让师生产生审美的快感,提升其幸福的指数。同时,它也在装点着学校之美,当这种美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还会合奏出一曲和谐而优美的学校物质文化的乐章。

    教与学由低效到高效转轨

    【王瑞中】深化课堂“五为教学”。“五为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释放了学生学习潜能,还促进了教学研究,带动了教师成长,倒逼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反复课堂实践,催生了一大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学科名师,孙宁欣等两名教师公派美国、新加坡进修,李彦峰等5名教师荣获全国优课奖,赵松等15名教师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教师,王慧卿等186名教师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

    【陶继新】“五为教学”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相长”中丰盈了自己。理念的更新与思想、知识的丰富,乃至智慧的生成,让一大批教师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这反过来又让他们重新瞭望更加灿烂的前景,生成继续攀登高峰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良性的互动在教师心中不断回响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摘食更加甘美的硕果,并大大提升其生命的质量。

    【王瑞中】重视学生高效学习的规律性研究。教师教会和学生学会,都能提高学习成绩;可是,我们更看重学生学会乃至善于学习和高效学习。那么,这就要研究其中的规律,比如我们的励志教育,从表面上看,与高效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其实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似乎也与高效学习关系不大,其实学生却因为丰富的生活,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优化了他们的心灵,不但高效率出现了,而且学生的高考成绩也有了持续甚至快速的提高。

    【陶继新】您所说的关于学生高效学习的研究,不但有“术”,也有“道”。研究学法之“术”固然重要,比如掌握会学善学的方法,让学习少用时间却学得高效等。这比只是教师教得好的学习效率要高得多。而您所说的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艺体活动,包括“法于阴阳,合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些看似关于养生的智慧等,都从不同方面支撑着学习高效大厦的构建,其中不少就有“道”在嘹亮地歌唱。“道”“术”双管齐下,才真正让你们的学生的高效学习得以实现。

    【王瑞中】优化课程人文教养。学校开发的七大校本课程、20多种校本教材,是对国家教材的有力补充和有效拓展,由副校长、班主任、专业老师分包上课,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延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丰厚了学生人文素养。多人登上央视中秋、春晚舞台,350多人次获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

    【陶继新】构建优质的校本课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视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的还可以让具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在其中乐此不疲又尽展才华,以至获取特殊的成功感与幸福感。你们学校那么多学生登上央视中秋、春晚舞台,并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当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课程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让他们不但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也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成了课程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具有某种特长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之外已不再是“偶尔露峥嵘”,而是每周都可以展示其身手不凡的“技艺”,并在赢得学生欣赏与称道的时候,享受特殊的自豪感。

    教师由单一教书型向教书育人型转轨

    【王瑞中】导师育人制。每位教师分包10名学生,批阅周记,思想沟通,心理疏导,情感激励,全面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时清除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陶继新】导师育人制让教师的爱心随时随地地播洒到学生的心里,即使某个学生偶有问题,也会在导师的化育下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学生在破解学习上的难点与重点之外,思想得到舒展,心灵得到净化。这当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可是,它却让教师的人格得到升华,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这些,又大大提升了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王瑞中】班主任伴守。班主任日常在教室备课、批改作业,陪伴学生学习,守护学生成长,零距离融入班级,随时随地的小班会、挑战赛、创亮点,使立德树人更优质,励志育人更有效。

    【陶继新】如此伴守,需要班主任的定心、耐心与爱心。付出之多可想而知,可是,他们非但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这让师生双方都有收获:一是班主任的人格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升华;二是学生在班主任的伴守下,身心更加健康,学习更加进步。

    【王瑞中】四合一班会。每周一节常规管理、综合评价、自主反思、主题教育的“四合一”班会,实现育人常规化、综合化、自主化、主题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