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轻与重——该有什么样的生命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舒辉波(左二)在《天使的国》新书分享会上

    2019年11月16日,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主办的舒辉波生命成长系列《天使的国》新书分享会在上海国际书展上隆重举行。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徐德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曹刚和本书作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舒辉波出席了发布会,《少儿文艺》执行主编、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担任主持嘉宾。与会嘉宾以“生命中的轻与重——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生命教育”为主题,结合《天使的国》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孩子构建成熟健全的生命观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热切的探讨。

    生命成长是儿童文学不变的精神底色

    徐德霞:虽然舒辉波这些年的作品在题材上差异性很大,但是看到他这部新作《天使的国》,我才清晰地意识到,其实他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孩子的成长,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生命运和人类的精神世界。《天使的国》不是一部简单的成长小说,内涵很丰厚,涉及细腻丰富的少女情感世界,真诚积极的心灵救赎,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对人生对命运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在这里“爱”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作者赋予了“爱”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层次、形象的表达。不只适合少年阅读,也适合成年人特别是家长阅读,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曹刚:当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强调自信的教育,这种教育没有告诉孩子学习技能和知识是为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个人而言,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明确:我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我是谁,我应该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精彩。这就是生命教育。然而,实际上没有一门课也没有一门具体的学科在讲生命教育。我在读舒老师的《天使的国》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深切的感受,如果说我们的孩子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职业发展,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事情,那么,这个生命是更有意义的。我觉得生命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维度:首先是孩子要觉察到自身;其次在觉察的过程中,孩子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我觉得文学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看见他者来发现自己,明白原来我在这样一个生命过程之中还有那么多同行者。

    谢倩霓:要建构健全、成熟的生命观,其中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各种生命的状态,让他们深入体会这种生命状态中真切的情感。这种情感不管是痛苦的、绝望的、悲伤的,还是快乐的、明媚的、向上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比对自己的生活以后,他们才会慢慢拥有一个开阔而睿智的生命观。生命成长与精神成长是舒辉波作品中永恒不变的底色,他的作品情感饱满、真切感人,总能在富有智慧的阅读中引导孩子体验生命的丰富与宽广,让孩子和大人都受益匪浅。

    舒辉波:生命既有长度,也有宽度。生命的长度是用时间来标量的,因而生命长度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宽度是不一样的。所谓的生命宽度,我想应该是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以及生命的活动范畴。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那么如何来增加我们的生命宽度呢?我想更好的成长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体验和想象不同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自己也变成一个丰富的人,有丰富的情感,有细腻的心思,能观照自己,也能体察别人。二是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并且在这样的阅读中,渐渐地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此,我们的生命从横向上来说,它其实是宽阔的、厚重的。我们既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也会善待他人,对这个世界怀有悲悯之心。

    苦难书写是儿童文学无法回避的艺术命题

    徐德霞: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生活充满了磨难和变故,生命是沉重的,精神是痛苦的,但是作者却以艺术之轻举起了生命之重,让我们看到青春的、轻盈的、跳跃的、升华的、不断焕发华彩的生命活力是如何对抗这生命之重,并最终化解它,消融它,把苦难伤痛化为精神成长的动力,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积极明朗的主题所在。

    李学斌:《天使的国》以其理性而简约的情节架构为原创儿童文学的“苦难书写”增添了一抹亮色。作品透过两个女孩面对母亲逝去、父亲沉沦等现实苦难时,由悲伤、迷茫、失落、逃避,到勇敢、乐观、坚定、自信的情感转型和精神蜕变,不仅写出了童年和成年、孩子与家庭、苦难与成长之间唇齿相依的关联,而且还借女孩吴安琪心灵挣扎、情感释放、自我救赎的过程,呈现了现实童年斑驳而沉重的一面。小说不避人性之脆弱芜杂、直击生活之迷离真相,既体现了儿童文学反映生活所应有的题材宽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抵达了少年心灵成长的意涵深层。

    曹刚:《天使的国》直面苦难与死亡,而抵达精神高位。面对人生,面对苦难,我们都要学习并且从中觉知到如何通往“更好的世界”。《天使的国》中安琪发现原来包括像陈千一还有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苦难,她通过共情别人的苦难来慢慢地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体悟到生命当中有那么多的不容易。在这个作品里面,所有生命都有一些负号,通过不断看见的过程,她慢慢就借由这些负号来转化成正号。这样大家才敢于去面对其背后存在的光亮。

    谢倩霓:死亡是儿童文学里面比较忌讳的话题,一般很多作家都不敢涉及,而且会有很多的声音觉得不应该让孩子接触这个主题。而舒辉波是一个非常有力度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经常直面各种困境、窘境。《天使的国》就是在讲述至亲的死亡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孩子在巨大的阴影之下应该怎样继续自己的生命旅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惧现实的阴晦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成长

    徐德霞:《天使的国》中这两个处境相同、性格迥异的女孩儿,其实都有各自心灵之痛。命运不是和她们开玩笑,而是带着狰狞的面目在捉弄她们,在青春成长之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们没有犹豫徘徊,更没有走向邪路,而是顽强地向上、向前。安琪在妈妈的国、爸爸的国里,精神得到极大的滋养和升华。这才在“安琪的国”里,迅速成长起来。她独自外出寻找离家出走的爸爸,面对精神分裂的爸爸和生病的爷爷,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安琪的成长是那么真实,那么动人,那么令人振奋。就像看着一棵本来含苞待放的花树,一夜之间繁花似锦,开出了如此绚烂耀眼的花朵,这是生命的唯美华章。

    李学斌:小说里,陈千一和吴安琪在家庭遭遇变故时从迷茫、悲伤、失望、逃避,到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自我救赎,不仅仅是精神成长,也是生命主体性的体现。她们以自己的方式直面成长中的苦难,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故事里,这样的情节无疑写出了都市家庭结构中孩子独特的、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这种力量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它代表了童年成长的正确方向。故事末尾,吴安琪家的老房子要拆掉了,他们全家即将搬入新居,开始新的生活。这个情节颇具象征意味。这喻示的不仅是现实生活环境的转变,更是心灵层面的情感解脱和升华。

    曹刚:作者通过安琪与千一两个少年形象,让我们窥见到当代中国都市少年,生命的觉知力与可贵的行动力可能实现的境地。她们不再是传统校园小说里“优秀”的学生或落难的“公主”;她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再仅仅是校园生活、家庭矛盾、情感关系等。她们有其自身的精神生命,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她们的精神与思维逐渐清晰、清醒,有觉察,有判断,有行动。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觉察与行动归源于自己的心灵与独立思想,且通往生命本当指向的光与自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