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教育之本 溯实验之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里与母亲河黄河相依相偎,周围环绕着几千亩生态园林,尽显自然与人文的安宁和乐之美,也彰显着育人育心的本真之美。这就是位于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的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第二实验小学。

    本真教育,教之本育之真

    2018年建校伊始,学校以教育规律为本,以地域特点为源,提出了“本真教育”的办学思想。其价值设想在于:从人之本体出发,培养有求真智慧(知)、尚真情怀(仁)、向真气魄(勇)的“真”少年,通过真教育、真课程、真教学实现培养人的价值初衷。“本真教育”的文化脉络在于:明晰儿童成长之本,即本源、本质、本向;勾画儿童成长之真,即真知、真理、真人。

    基于“本真教育”思想,促使学校形成了“三风一训”。

    校风:和实生物、尚朴求真。“和实生物”是和风细雨的精神氛围,是万物生长的蓬勃景象,是和而不同、和合而生的价值取向;“尚朴求真”是朴实无华之真相,诚实问道之真质。

    教风:含英咀华、循本养真。“含英咀华”是教育者对学问的琢磨升腾,对儿童的小心呵护化育;“循本养真”是教之方与教之趣的合一,其方法在循本,其旨趣在养真。

    学风:踏实学问、修己成真。学问之道无他,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践行;学习的过程即是修己的过程,修己的境界在于“成真”。

    校训:实学至真、验行明理。“实学”是求知的品质与姿态,“至真”是求知的目标与方向;“验行”是实践的检阅与转化,“明理”是实践的气质与担当。其间蕴含“本真教育”的价值底色,也强调知行合一、德才共育的教育趋向。

    务本笃行,追寻课程真价值

    学校在“循本求实,以真启真”课程理念引领下,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本,以教师专业特长为源,以“看得见”的成长为真,构建润真、知真、思真、探真、炼真、美真“六真课程”体系,涵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通过达真课堂、至真学科、趣真社团、寻真研学、立真节日、融真文化六条实施路径,丰盈多彩校园生活。

    “彩虹花”志愿服务、跟着古诗去旅行、科学魔法师等课程释放了学生的天性,点燃了他们的生命之光。“绘阅读·慧阅读”品牌课程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无字绘本大赛、“绘本小讲师”线上直播与线下探究等多元学习活动,让学生与书为友。

    循本验行,化育儿童真品质

    学校以“本真少年”为培养目标,以知行合一为达成路径,依托课程、实践活动化育儿童真品质。

    学校依托德育课程、地理优势、社区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自然科技、劳动教育等推进实学验行活动。学生们走进福利院送温暖、去社区做志愿服务……在深入践行中点燃学生的爱国火种,传承家国情怀。探源黄河之滤水实验、甘蔗林探秘……让学生们置身于神奇多彩的自然中,去发现生命的美好,播下科学的种子。与社区联合打造“共享小院”,通过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汗水挥洒中运用学习的真知,收获劳动的硕果,实现精神的成长。

    追本实行,探索师训真方式

    以学校办学理念为精神脉络,以夯实教师专业研修根基、营造创新实践场域为目标,从学和行两方面入手,形成“研训一体、研习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

    “双一体”模式强调教师的学行合一。研训一体将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通过本真讲堂、课题研究等来实现学训融合、研训翻转,发挥教师潜能,促进教师成长。研习一体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自身锤炼相糅合,通过约读悦读、视频剖析、本真网研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还原本真教育理念。在过去的一年里,有20余人的教师团队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在国家级别、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9项。

    “本真教育”是人的自主、自由、自觉发展的教育,是探本源、求本真、修大志、成大事的教育。本真教育,是用生活润泽童心,用行动践行智慧,用真情诠释教育

    (任彩凤 张郭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