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应对疫情下的教学“变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学期,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的王捍东教授第一次当上了“网络主播”。通过在线教学,王捍东完成了本科生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和硕士研究生的“兽医临床检验学”等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像王捍东一样,本学期受到疫情的影响,扬州大学1948名专业教师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雨课堂、钉钉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先后共开设线上教学课程3979门次,师生总计进入课程534.42万人次,学生上交作业53.46万次,提交各类测试29.24万次。扬州大学通过加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教学“变局”,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提升教学平台配置,保障大规模在线教学需求

    早在2020年春学期开学前,扬州大学教务处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学院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以课程(组)为单位,建立课程(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线上备课,充分利用慕课、微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等多种课程资源,结合主流教学软件,因地制宜开展线上教学。

    “我们主要向专业老师们推荐了2个教学平台,即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平台引入优质课程,供师生使用;以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为主体,通过课程梳理和整合形成一批校内自有的教学资源供师生开展线上教学。”扬州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承堂介绍说。春学期开学前,为保障1500余门次的课程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学校教务处通过数据评估,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积极联动,在两周内完成了平台硬件提升计划的制定、硬件部署、数据迁移和环境调试工作。全新硬件支持的平台于2月2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每日均有14000名左右师生进入平台参与课程的教与学,每日高峰瞬时在线人数均在8000人左右。

    线上培训+答疑指引,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

    大规模在线教学除了对网络、设备等硬件的要求,对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障在线教学质量,更加系统地帮助教师提升在线课程设计、建设及应用水平,扬州大学多次组织教师参加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在线教学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

    早在疫情初起时,该校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的吴桂峰老师就利用雨课堂技术给全院老师开设了一堂生动的线上直播教学示范课——《30分钟学会在线直播》,该校测控专业1901班的学生们听完直播课表示,雨课堂比想象中要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课后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了解课程中的疑点、难点和创新点。

    学校还组织任课教师参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在线课程设计、建设及应用”直播培训。校教务处第一时间组建了两个“教学平台交流QQ群”,有效提升在线教学支持效率,帮助教师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在线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

    随堂调查+教学督导,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学校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随堂建议”,将教学评价工作纳入教学全过程。4月8日,平台发起第一轮课程满意度调查——《基于Theol的在线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方式)》。截至6月24日,共有30934人次参与调查,疫情期间所有课程的课均满意度(教学方式)为4.37分(满分5分)。教师可从课程管理页面查看各项满意度,浏览学生留言,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并查看课程满意度的逐月变化趋势。

    扬州大学副校长俞洪亮表示,此次疫情防控成为改变和夯实教育理念的重大契机,我们要主动应对这一“变局”,进一步强化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有效性,依托信息化技术,健全过程管理和过程性考核制度,建立全覆盖的网络督导、督学、督管队伍,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不打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