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交”而“通” 名校建设大道致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浙江篇)

    天地交,万物通。

    纵览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名校建设历程,因体系“交”贯而脉脉相“通”,因校企“交”辉而产教融“通”,因思用“交”融而德才贯“通”,因众口“交”赞而发展畅“通”。

    一路走来,学院紧抓浙江“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历史机遇,以“交”与“通”为特色,以“交通”为本色,紧紧围绕交通、服务交通,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更为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树立了优秀典范。

    体系“交”贯

     脉脉相“通”

    “学院建设与交通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似纵横交贯,实则脉脉相通。”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忠跃如是说。

    治理结构方面,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科学制定以《学院章程》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四维并举地推动学校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构建学校、社会、政府部门、企业的新型关系,内外结合地促进共治与善治,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学院焕发勃勃生机。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精准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提升传统专业,着力发展优势专业,如今,校内已经形成以交通类专业为龙头、机电类专业为支撑、经贸人文类专业为辅助的专业结构体系,打造了汽车技术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制造技术、现代商贸物流、智慧交通与信息技术5大特色高水平专业集群体系。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汽车车身修复、物流管理专业被确立为省级品牌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学院省级及以上专业增至8个。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学院根据浙江省智能化数字化交通产业发展、智慧高速公路网和民航强省建设需求,积极探索智慧交通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方面,学院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项目的高度一致性、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性、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高度一致性,实现毕业就业无缝对接。此外,学院还积极构建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技能竞赛“六位一体”教学新模式,以教学改革为科研、竞赛、社会服务等提供强劲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使它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人才培养质量节节攀升。

    “双创”教育体系方面,积极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双创’”长效育人机制,完善“双创”课程体系,加强“双创”实践,科学构建多部门协同、良性互动的技能竞赛体系,把学生职业养成、创新创业训练及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职业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浙江省技工院校师生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兴教之源,着力打造“名师引领、结构优良”的高水平师资团队,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赴海外访学研修、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方法,外引内培,全面提升师资力量。如今,学院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在85%以上。

    合作办学体系方面,学院与省内外18所中职学校合作,全面拓宽技师教育的生源渠道;积极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开设本科实验班、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试点班、“3+2”大专班等“升学班”,并开展与多个国家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随着一项项科学合理的体系统筹推进,在纵横“交”贯中充分释放了学校办学活力,学院整体实力一路拔高,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先进单位、全国首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试验院校……

    校企“交”辉

    产教融“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学院深化产教融“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学院按照“合作共赢、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原则,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先后与丰田、现代、通用等1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中车、浙江交投等200余家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开设“丰田班”“通用班”“现代班”等订单班,与金义东城市轨道交通、杭港地铁、中国联通等开展订单式培养。学院还通过专业群建设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如今,学院已经与73家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数控加工技术等5个专业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形成“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顶岗轮动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车身修复等专业形成“名企引领、按岗培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

    此外,学院牵头组建“金华市维修职业教育集团”,不仅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就业创业等提供专业指导,还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人员、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近3年来,师生获国家专利15项、发表论文500余篇、申报立项市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项10余项。

    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撬动学生全面发展,学院还特别增加了企业实践评价,增加了企业人员参评比重,并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考核内容,使学业考试与生产考核、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融合,通过校企共同组织评价,确保人才培养符合企业标准。

    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年社会培训鉴定服务总量保持在1万人次以上、年服务企业100余家。

    思用“交”融

    德才贯“通”

    对于人才培养,李忠跃院长坚定地认为:“德与技形成辉映,才能成就出彩人生。”

    在此理念推动下,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德才贯“通”,以中职“名校”建设为契机,学院在深化学管工作二级管理、实施封闭式管理、开展分层德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阳光晨跑”“文明礼仪实践周”“教室7S管理”等特色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创新构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着力改进学生素养提升途径与方法,学院德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院育人氛围焕然一新。

    2019年,学院团委被授予先进团组织称号。学生获全国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百佳学生”7人、人社部门“技能雏鹰”奖学金2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全省“最美中职生”1人,学院团委被确立为省级五四红旗团委。 

    众口“交”赞

    发展畅“通”

    随着中职“名校”建设工程各项目的扎实推进,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加工(数控)、汽车车身修复、现代物流等7个专业,相继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机动车维修及相关专业被确定为交通运输行业“双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分别稳定在98%、91%和98%以上,人才质量众口交赞。

    与此同时,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也结出累累硕果。

    其中,《创设“新型技能教室”打造“一体多翼”平台 培育交通运输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巴哈赛车项目为主要载体,创设集车辆设计、零部件制作、焊接装配、喷涂美容、性能调试等于一体的“新型技能教室”,打造集竞赛、文化、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身的“一体多翼”平台,有力推进学生跨专业融合。学生团队在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获职校组全国一等奖;2019年,再获燃油赛车项目年度总成绩冠军、全国电动巴哈首个年度总冠军。师生参加其他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全国性奖项84项、全省性奖项84项、一等奖91项,其中车身涂装和汽车维修两个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在中国技能大赛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拿下运营管理、车辆控制、信号维护3个项目一、二、三等奖。

    《以学校为主阵地 以社会为实践场 探索构建“3+X+Y”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拓展育人形式、丰富育人活动“3”条主线,推出丰富学习体系、打造指导团队、完善学习平台、“一月一台戏”等“X”项特色举措,构建体验学习进基地、志愿服务进社区、文化展演进乡村、领悟践行进家乡等“Y”个校外实践体系,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学生人文素养明显提升。此项目荣获金华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评比一等奖;学生参加全省技工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8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