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育人 木铎金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队伍团结向上 精彩课堂促进成长 全面育人彰显特长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坐落于4A级风景名胜区马陵山东麓、千年流淌的沭河西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始建于1956年,60多年扎根乡梓,耕耘沃土,积淀了校训“实”的文化精神,涵养了“充实为美”的校风、“务实尚善”的教风和“笃实求真”的学风,秉承“立求真尚善之德、树充实为美之人”的教育理念,形成“木铎金声,春华秋实”的办学愿景,锻造“多彩育人”的办学特色,积极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努力打造文化深厚的特色高中。

    校园文化之写“实”意境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育“充实”之人,塑“为美”之魂,是育人的本质,也是社会的需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乡村高中“木铎”的继承者,新沂市高级中学高举立德树人旗帜,坚定培养全面发展、奉献时代、勇于担当的人;坚持推进课程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生活育人;坚守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时代育魂。

    学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脉搏,挖掘校训“实”的底蕴,物化学校精神,以木铎为“图腾”,让“立求真尚善之德,树充实为美之人”落地生根。

    学校为每一栋建筑精心命名:基于教风“务实尚善”,办公楼命名为“务实楼”;基于学风“笃实求真”,3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笃实楼”“求实楼”“真实楼”,科技楼命名为“崇实楼”;基于校风“充实为美”,图书馆命名为“充实楼”,学生活动发展中心命名为“丰实楼”,体育馆命名为“坚实馆”。

    着眼学校的一草一木,挖掘办学历史,讲述学校故事。以建校之初师生手植的一株松树和8株柏树作为学校的精神图腾:扎根乡土,艰苦成长,十年树木,“柏”年树人。以校园一隅石缝中蓬勃生长的柏树作为师生的精神激励:热爱生命,憧憬未来,坚定自信,实现价值。利用校园内道路、建筑和景观,建设历史文化带、科技文化角、诗词文化墙、乡土文化亭、名人文化廊、农业文化园、时代文化广场,熏陶师生、润泽心灵。

    在“充实楼”前,安放了一座大型书本状石雕,上刻孟子所言“君子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围绕“忠实报国”“务实为民”“诚实待人”“扎实治学”“笃实养德”“充实修身”等六大主题,精选100位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事迹;围绕“求真”“尚善”“为美”3条主线,从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精选100句名言——以图、文、刻等形式展于校园,浸润灵魂。一砖一瓦皆成文,一草一木皆育人,不断丰厚师生的人文底蕴、磨砺师生的科学品质、激发师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师生的时代担当。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60多年来,新沂市高级中学一代又一代开拓者用务实、坚守和拼搏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了4万名全面发展的毕业生,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力量。

    “三美”课程之润心养性

    学校整合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断完善课程开发、实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基于14个学科、14个主题的课程体系,实现每一门国家课程都落地生根的目标。针对学科特点,按照“人文”“科学”“生活”“发展”“担当”“创新”六大主题,形成“昨夜星辰今夜月”“江山如此多娇”等34个专题,开发了“乡土地理”“乡土哲学”“乡土文学”“乡土坐标”“秀美马陵”“静静的沭河”“红色记忆”“家乡五千年”“用数字记录时代的变迁”“走向现代的家乡”“正义之剑”“地名研究”“生命之源”“民歌研究”“摄影与美学”“网络时代的美学”“舌尖上的化学”“水墨浸润生命”“梓墨飘香”“版画研究”“茶文化研究”“新沂七巧灯研习”“柳琴戏研究”“新沂大鼓研究”等95门课程,打通了所有国家课程的血脉,形成了“考察”“实践”“研究”3条动脉,实现了全面转变育人模式的过渡。

    学校创建了高品质江苏省“三美”语文课程基地,以“培养良好习惯、优雅学生言行,抓好书写教学、传承中华文化,开展经典诵读、陶冶学生情操”为切入点,内化课堂建设、深化课程建设、优化活动建设、强化素质建设,让师生在“美读”“美书”“美行”的“三美”活动中,开启寻美之旅,奠基幸福人生。

    基于“美读”,建成了藏书的“文远阁”“文渊室”“三到斋”,建设了浅阅读的“美览区”和深度研习的“研习中心”;基于“美书”,建成了“墨香馆”;基于“美行”,建成了“‘三美’广场”“景行廊”“国学大讲堂”“俊秀录播室”“型秀剧场”“钟吾文化馆”“秀美马陵馆”和“‘三美’剧场”。

    开发了“三美”课程体系,开设了国学课、经典研修课、高级写作课、书法课、课本剧表演课、诵读课、器乐课、传媒课、地质考察课、乡土文化课、野外写生课等10多门校本课程,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进行辅导,培养了大批学有所长的学生。

    打造“三美”成长平台,依托课程基地,创新学习方式,鼓励师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成立了“马陵山物种考察社”“马陵山地质考察社”;开展“最美诗词朗诵”“我读李白话题研习”“清明诗话话清明”“诗词飞花令”“骆马湖湿地考察”“五花山庄地质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同时,着眼全面成长,培育合格学生,制定学生3年发展目标。即:一年能讲家乡的一个精彩故事、能用家乡一种劳动工具、能做家乡的一道传统美食,做一个“不忘本”的人;两年学会3项运动技能、掌握两项生活本领、发展一项兴趣特长,做一个“不忘我”的人;3年践行一项优秀文化、磨砺一种优秀品格、取得一个学习成果,做一个“不忘路”的人。既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也助力学生实现梦想。

    在此基础上,学校着眼乡村学生的习惯,着手塑造现代社会的规范,着力生活常态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走向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学校因材施教,开设了美术班、音乐班、播音主持班,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武术散打队等,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有数百名学生凭借特长迈入大学校门,迈向各自的幸福人生,每一个生命的特长都得到彰显。

    在课程实施中,建立“课程超市”,深化选课“走班”机制,指导学生网上选课、自主选班,实施“选择性必修”和“必修性选择”的双向选择机制,既保证学生广泛参与,也确保课程质量效果。经过努力,从2017年到2020年,学生校本课程选修率由73.5%上升到91.8%,校本课程淘汰率由22.8%下降到4.7%,校本课程整改率由35.9%下降到8.9%,学生对校本课程满意率由88.4%上升到98.2%,学生考核优秀率由19.7%上升到38.2%,整体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多元成长硕果累累,2018—2019年,在新沂市诵读大赛中,学校连续两届夺得桂冠;2019年,在江苏省第二十五届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中,学校代表队取得两金四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此外,多个社团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美读润心、美书养性、美行育人”,“三美”文化氤氲校园、浸润学生,深化课程建设、优化文化建设,促进了师生成长,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三学”课堂之学教一体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构建了和谐、高效的自主预学、合作议学、拓展深学的“三学”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三学”课堂以学为中心,以“学讲”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学·教一体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改革,力求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效益。“学·教一体案”由课标要求、“三学”目标、学教建议、学教过程、学教札记构成,旨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六环节是指“明确目标、自主预学、合作议学、拓展深学、评价反馈、小结反思”的课堂六环节。

    课标要求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和资源等。“三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同时具有可检测性,使教学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例如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维度;可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教学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备课时,教师需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值得一提的是,“三学”目标要求用“会背”“会写”“能记住”“能说出”“会制作”“会设计”“会运用”“扮演”“编写”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