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应是环保典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某综艺节目一位嘉宾对“被指采摘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雪莲花”的行为致歉,称是节目组道具。有专家表示,根据外形特征不可能是人造的。(澎湃新闻9月21日)

    且不说此事本身的是是非非,单从舆论场里的争论,就可以看出保护濒危植物的意识正成为社会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底线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禁忌的基础秩序,是一种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最低道德保障”。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精神,让一些人恣意放纵自己为所欲为。一方面,散布原野不常见、不熟悉的野生植物,很有可能是需要被保护的濒危植物;另一方面,即使路边的植物很常见、很熟悉,也不能随意采摘,这不仅是一种文明素养,也是生态保护意识的体现。

    实证研究发现,地位越高的社会精英对待规范的态度,对大众对待规范的影响也越大。社会精英群体对规范的敬重,会增强规范系统的权威性,引导大众对规范的尊重与认同,让规范更有生命力。公众人物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不良示范,很可能会浸润观众的价值观。

    对规范的态度,既受到外部制约力量的影响,也和行动者的理性认识、情感认同等内在吸引力量密不可分。如果公众人物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是轻蔑的,并且不愿意身体力行地遵守规范,就会降低规范的合理性与权威性,从而影响公众对社会规范的尊重、敬畏和认同,他们也会理所当然地怀疑规范的权威性与合理性。精英群体对社会规范的榜样示范效应既可以是正向的示范,也可以是一种负向的示范;前者会提升公众对规范的信任与遵循,后者会破坏规范的公信力。

    物以稀为贵,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一看见濒危植物就想趁着四下无人将其占为己有;与之相比,“误采濒危植物”的无知无畏,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信息不对称;濒危植物相关的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既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非专业人生的普通人,很难辨别一些濒危植物,而将其和一般植物等同起来。只有让保护濒危植物的常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来客须知”,才能更好地避免“误采”。

    “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这种诗意化的表达手法,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不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环境保护都是应该遵循的社会规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遵循社会规范上理应成为正向的榜样。只有将普及植物保护知识与提升个人环保意识、增强自律自制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误采濒危植物”才不会继续上演。

    (作者系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职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田间地头也是成长课堂     下一篇:咬定质量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