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普通学校到优质高中的成功“秘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以基础课程为核心,以特色校本课程——德育课程为主体,融合实践性课程、多样化发展课程、卓越课程三类校本课程,构成“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建设紧扣“弘扬尚德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特色,涵盖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学、人文历史、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传统文化与乡土风情、身心素养与艺术体育、行为习惯、卫生教育、国防教育以及学生社团等10大类,涉及智慧启迪、品质奠基、能力培养、活动体验等四大主题。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成立了理化生兴趣小组与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训练队和20个社团。近3年来,学校学生有736人次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赛事,共有320人次获奖。

    手球是连江尚德中学特色项目之一,被列入学校校本课程,在高一、高二体育课程中作为学生选修模块。学校作为“全国青少年手球推广学校”,参加2018年福建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男子U16手球队获第二名;参加2019年福建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女子U18手球队获第二名、男子U16手球队获第三名。2019年4月,学校4名学生选调进入福建省手球队,代表福建省手球队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近两年来,学校手球队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0名运动员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尚德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李新疆校长负责的“农村优质高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百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学校生物组、综合技术组的教师积极挖掘马鼻镇当地丰富的农林渔业资源,开发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制作海产标本、栽培花卉苗木、种植经济作物等,形成系统的特色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同时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李新疆校长说。

    “尚德文化”:

    崇德向上 知行合一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20多年来,连江尚德中学在“尚德精神”的熏陶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崇德向上、知行合一”的“尚德文化”,并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美丽的连江尚德中学坐落于郁郁葱葱的大鼎山下,从新建的教学楼、图书馆墙面上熠熠生辉的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实验楼大厅庄重典雅的党建专栏,从中央花圃前福建省为林尚德先生捐资兴学树立的“功德碑”到学校展厅关于林尚德先生筚路蓝缕创业历程、慷慨解囊造福桑梓崇高义举的记录,从教学楼、实验楼传统“德”文化的精心设计到走廊、过道、师生休闲空间恰到好处的马透平原“红土地精神”的布置,构成了学校既引领“立德树人”新时代德育主题又充分渗透“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尚德文化”,置身其间,潜移默化,熏陶渐染,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连江尚德中学环境优美,绿化覆盖面大,校内植物多达200多种,校园里建有生物园、花园与凉亭,古风古韵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交相辉映。大家手笔设计的婉转曲折的正溪,自西而东穿园而过,给学校平添了一股灵动之美。

    连江尚德中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设有音乐社、书法社等20个社团,定期开展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师生全部参与。今年,学校创办了校刊《大鼎文学》,为师生阅读写作、感悟人生提供舞台。学校每年举办校歌合唱比赛,激励尚德学子励志感恩、刻苦好学、砥砺奋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李新疆校长说。

    “崇德向上、知行合一”,在连江尚德中学师生身上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沉淀丰富了“尚德文化”。

    陈银灯是连江尚德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200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后,即回母校连江尚德中学任教,现为学校语文组组长。“我深深感谢母校老师的培育,他们的奉献敬业精神令人钦佩,我很荣幸能回母校工作,也为此感到自豪!”陈银灯说。许多陈银灯式的“尚德之师”正是凭借这份单纯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农村学子的真爱,在这个偏远乡村一干就是几年、几十年、一辈子……

    实验楼中央有一尊硕大的“金凤凰”雕塑,金色的“凤凰”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寓意着有更多的寒门子弟、农村学子从这所农村学校起飞、翱翔。如今,马鼻镇乃至周边乡镇的每一户农家都实现了子女上大学的梦。

    “短跑道起飞,跨越式发展”,连江尚德中学书写了从一所农村普通学校到优质高中的办学佳话。

    “明德砺行,臻于至善”,已渐变成连江尚德中学教师做教育的灵魂和情怀,他们“愿意把时间和爱花在学生身上”,做富有魅力的教育,培育胸怀家国天下的人才!

    (陆 岭)

    从母校毕业数年,仍不时忆起大鼎山麓下的巍巍黉宫。若要问我对于尚德中学有什么感受和感想,我觉得最贴切的评价是:这所学校无愧于学生。这是我觉得对一所学校最好的评价。尚德中学并没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但令人感动的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一代代“尚德人”总是能闯出一条新路。近期更是听闻母校连续多年获评全县标兵学校,更令我欣喜不已。母校就是如此,哪怕一点点进步都能在游子的心里泛起涟漪,无论身处何方,总是觉得自己和母校休戚与共。正是多年前母校的滋养,完善了我的心性,确立了我的品性,经年的相处和荣辱与共让母校的影子始终魂牵梦绕,也衷心祝愿母校能持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林志禹,连江尚德中学2016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在母校的生活中,我渐渐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可以没历史丰碑般伟大,但应该奋斗终生;一个人没有智者观察世界的悟性,但要懂得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母校的生活中,我感受到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像一支粉笔为他人化身成灰,却写活了立体的人生。在母校的生活中,我体验到了友谊的真诚:互相帮助,雪中送炭,用满腔热血浇灌友谊的方田。追忆母校的点点滴滴,感恩母校的丝丝缕缕。时光已逝,记忆永恒,内化于心的“尚德精神”已成为我的珍贵财富,将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自己的美好未来。

    (阿部美佳,连江尚德中学201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中考后由于估分失误,我来到了尚德中学。尚德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开始时我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或多或少地感到些许担忧。不过,来到学校后没多久,我对尚德中学的印象便彻底改观了。这里环境广阔,绿化优美,老师们特别用心。我在尚德中学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朝着自己的目标拼命奔跑着的人。虽然已经毕业一年多了,但在尚德中学度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许多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我还记得几位老师讲课的习惯,也记得食堂后的栀子花的香味,这些记忆都将成为我一生的宝物。我非常感谢高中三年母校恩师们对我的关照和教导,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我;我也非常怀念在母校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们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奋斗的日子。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再体验一次在尚德的生活。

    (林一凡,连江尚德中学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