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光芒在这里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教育:让学生体悟其中的艰辛与幸福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是孔子的至理名言,“仁者”不敢妄称,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应当经历磨难,而后方可摘食收获的果实。

    也许正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不只由此拥有了对劳动以及劳动者割舍不下的感情,而且也生成了百折不挠的精神。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且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战略。其实,尽管说“五育”并举,而德育之外的“四育”,无不与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劳动教育,更是与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城二中一直对学生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劳动教育

    因为李新生校长小时候就是在既学习又劳动中成长起来的,他对劳动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但没有一点儿淡漠,反而越加深刻。所以,在他当校长之后,就一直倡导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一、在家学做家务

    如今有些家长对于家务已大权独揽,即使孩子要求帮做家务,家长也会言之凿凿地阻拦:“你的任务是学习,做家务是父母的事!”

    据历城二中副校长李矿水讲,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向他们讲述让孩子参加劳动的意义,并明文规定,要求每名学生一定做家务,从而体会父母平日的辛苦,并培养其生存能力与爱劳动的品质。同时,教师也据情据理地教导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且有相应的要求。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通过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不但增强了自理能力,也越来越体贴父母了。

    据初一年级主任兼班主任王明军老师介绍,学校设有“感恩父母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家务。要求孩子在家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体会父母的辛劳与不易。家长也明白学校如此而为的良苦用心,可当孩子真要帮助自己做家务的时候,却又不忍心放手。

    为此,学校将劳动作为学生在家中的一项作业,不但必须做,而且要以拍照作证。为了完成作业,即使家长想帮孩子做家务,也难以如愿,只好拿起相机为孩子拍照,作为孩子做家务的佐证。

    家务做得越多,父母和孩子也都视之为自然了。所以,一段时间之后,不但孩子认为帮助家长做家务是一个必做的作业,家长也为孩子有了感恩父母之心而高兴起来。

    感恩父母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复一日地进行下去,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优秀品行的种子,不但当下可以显现它的美好,还会向其未来的生命蔓延,从而具有更加久远的意义与价值。

    班主任张金保说,每逢假期,他都会给学生布置劳动作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要学会炒菜、做饭,不一定会炒很多道菜,但至少要炒好一两道菜;未必掌握整个包水饺的流程与做法,但至少要学好其中的一个环节。孩子不但有了劳动的意识和帮助父母做家务的积极性,也由此密切了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全家人坐在一起做家务的时候,那种其乐融融的景象,既是父母所向往的,也是孩子的希冀。

    李矿水副校长分享了一些学生通过做家务有感而发的文章,这些学生不但喜欢上了做家务,还从中悟出了做家务的特殊妙趣。比如5502班王伟奕同学所写的《食中悟道》,就有如下精彩的描述——

    随着夜幕降临,我向母亲请教了一道翡翠鱼丸汤,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着五彩斑斓的生活,一道清汤虽是平平淡淡,却不失内涵,让人心生向往。

    先将鱼泥与葱姜融为一体,鱼的腥味便会神奇地消失,但它本身的味道却依然留存完好。就像是一个人,他的成长路上有着不完美,若是加以修饰,便可掩去瑕疵。但我们始终要谨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像这鱼与葱姜,葱姜不可夺鱼之鲜美,鱼亦不可失其之本味。

    随后先将鱼丸煮熟放置一边,锅中煮开水放入娃娃菜与各种备好的调味品,再将煮好的鱼丸放入,静候。这期间,火候要掌握得好,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这也像做人做事,不只要做好准备,也要掌握它的度。“凡事当有度,不及难成,过之易折”这句话,同样也是下厨告诉我的道理。

    这无疑是一篇言美意丰的佳作,翡翠鱼丸汤的整个制作过程,令人想起庄子《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那种审美感受。庖丁自称“臣之所好者,道也”,而王伟奕同学由此悟出的做人做事之道,也有着发人深思的哲理。

    5510班耿肇禧同学的《我和厨房有个约会》、5506班杨一凡同学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5515班刘佳琪同学的《轻倚时光的路口,静待花开》等,同样令人感动。孩子们认识到,做家务不仅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高级审美享受,而且还有了特殊的悟道之美;家长也由此改变原有的观念,以孩子会做家务而深感自豪。

    二、在校打扫卫生

    谈起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张金保不由得忆起自己当年在小学和中学打扫卫生的情景。他说,那时没有保洁人员,所有学校卫生全由学生打扫。每周两次的大扫除,学生要把教室的玻璃擦得透明锃亮,地面洒些清水打扫得一干二净。何止于此,而且有说有笑,每个人都以为学校的清洁卫生尽了一份力而高兴与自豪。

    那么,现在学生为什么不能将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了呢?

    张金保认为,教师没有向学生讲清楚劳动标准和具体方法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他说有一次走进自己担任班主任的教室,看到地面较脏,就问值日生为什么打扫得不干净。

    值日生略带委屈地说:“已经打扫了啊!”

    “打扫了怎么还这么脏呢?”

    他看看地面,对张老师说:“这不挺干净的吗!”

    张老师意识到,是学校的卫生标准和自己的卫生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是按学生自己的标准打扫卫生,而自己是按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于是,张老师专门召开班会,向大家讲明打扫卫生的各项标准,并且现身说法,进行了示范。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劳动的方法。他发现,不是学生不想干,而是不知道如何干。即使知道如何用拖把拖地,也不知道程序,全然按照自己的想象一拖了事。为此,张老师用手机录了几段诸如怎样扫地、涮拖把和拖地等卫生打扫规范的小视频在班上播放,有时候,还要手把手地教并即时评价。一段时间过后,学生所打扫的卫生,便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李矿水副校长还谈到一件亲历的趣事——

    一天,他发现一个身高1.78米、又胖又壮的男生在走廊里拖地,可他却直着身子,一只手拿着拖把在地上摆来摆去,有时则拖着长长的拖把在地上来回走动,地上只是略微潮湿了一点儿而已,脏污之处却是依然如故。他走上前去告诉学生说,拖地的时候要弯下腰去,双手拿着拖把,使劲地来回拖动,才能真正拖干净。

    这个男生虚心地接受批评与指导,用另一只手迅速地抓住拖把在地上蹭了几下,但却不知往哪里用力。他便从学生手上拿过来拖把,为其示范了一遍。学生谦恭地表示感谢之后,便接过他手中的拖把模仿起来。

    李矿水副校长因事离开一会儿后,再次回来后发现,这个男生在涮完拖把而行的时候,拖把上的水随之滴落了一路。他很耐心地告诉学生,在水池里将拖把涮干净之后,还要拧一拧水,然后再去拖地。

    这个男生疑惑地说:“请问老师,用什么拧啊?”

    李矿水副校长从男生手里拿过拖把,用手使劲拧了拧拖布,然后,把手伸向男生的面前,手上沾满了泥,这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李矿水副校长指着将要干了的地面告诉这个男生,如果拖把不干净,即使拖了地,地面非但不会干净,还有可能越拖越脏。男生恍然大悟地快速跑到洗刷间,把拖把连续冲了几遍,又使劲用手拧了拧拖布,快速跑到他面前,弯下腰去,双手拿着拖把,用力拖了起来,直到把地面拖得干干净净为止。

    这个男孩咧开嘴笑着请求验收,李矿水副校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又长本事了吧!”他不好意思又略含得意之情地笑了。

    近日李矿水副校长很欣慰地对笔者说:“现在历城二中的学生,不但学会了各种打扫卫生的标准、流程和方法,而且还爱上了劳动。”

    打扫卫生并非强体力劳动,可学生从中体味到了劳动的意义与兴趣。身在一尘不染的校园里,心情都是异常明媚的,越是明媚,也就越发爱上了劳动。

    三、校外参加劳动

    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社会,未必是拼足力气、汗流浃背躬耕于田野,参加校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劳动。

    据李矿水副校长讲,在假期里,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并规定学时,完成实践性作业,返校后将相关证明材料上交级部。

    学校开展的老舍纪念馆讲解、稼轩祠志愿服务、薛家村国学堂义工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了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