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资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微型共同体”推动教学改革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召开了“微型共同体”教育教学研讨会。所谓“微型共同体”,就是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在一定组建原则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合作同伴而组成的团队。  

  “微型共同体”成员之间既有学习关系(互帮互学的“学习微共体”),又有工作关系(团结协作的“工作微共体”),还有情感关系(亲密友爱的“情感微共体”)。目前,该区域“微型共同体”的类型有:“生生微共体”、“师生微共体”、“师师微共体”、“家校微共体”、“亲子微共体”,等等。

  据了解,“学习微共体”一般运用在习题讲解课、名著阅读课、作文评改课、自主复习课等学习空间较大的课堂上。一节课的时间分配如下:学生分小组用10分钟总结提炼前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20分钟;学生用5分钟进行相互点评;教师用10分钟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微格分析”助推教师成长

  1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教科所召开了“微格视角下道德课堂教学设计暨中学教科室主任课堂研究能力提升路径探索”横向课题研讨会。

  郑州市教研室主任周文胜认为,“微格教学研究”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师能力,让所有参与者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边研究、边教学,帮助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韩松介绍,研究围绕“教学技能”这一核心问题,可以从教学目标设定、导入创设、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学事件处理、教学结构安排等方面入手,通过理念引领、实操训练和合作探究,努力探寻“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优化”的普遍规律,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研究方法则创新性地采用了“镜面研究”和“微格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真实教学视频进行“切片”分析,归纳出教学结构设计“六大技能”的操作要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训练。

  “协同学习”的三大特点

  在日前召开的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强调了“协同学习”的重要,他认为“协同学习”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因为“协同学习”比“竞争性学习”更胜一筹,尤其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心智健康等方面;同时,在“协同学习”中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也能构成多元的、重层的“最近发展区”。

  钟启泉表示,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教学有三大特点:第一,体现了人类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新思维;第二,是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利的最有效方法,能够帮助潜能生提高学习兴趣;第三,向学生提供挑战更高难度学习的机会。

  (金锐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