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心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去井冈山前答应了要给孩子们带特产。一大早,我便早早地把一袋大大的映山红干装进包里。

  像以往一样,7点30分我准时走进教室。没有想象中的欢呼,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谁没戴红领巾,谁还没拿出语文书,轮到谁擦窗户可是他还没到校……过了一个周末,他们压根儿把我出差的事忘了。时间还来得及,我示意有两条红领巾的同学借给没有带的同学,并问谁乐意帮没到的值日生擦窗户。很快,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孩子们的语文书也全部放在了桌子的左上角。

  “同学们,你们怎么没有一个想老师的啊?”我故作受伤地问。孩子们似乎才想起我出差的事,教室里像熬开了一锅粥,顿时沸腾起来。

  “老师,你去哪出差了,怎么那么久啊?”总算有孩子品出了“4天”给他带来“久”的感觉。

  “老师,这几天,语文作业可多了!”正逢期中复习,留了几张试卷给他们做,这些孩子,诉苦了。

  记忆在唤醒。

  “老师,你说了给我们带特产的,带了吗?”终于有孩子大着胆子,道出了同学们没来得及说出的话。60双眼睛都放出了光,充满希冀地盯着我。

  我把袋子拎出来,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视线集体转移。“特产就在这儿,给同学们发东西前,老师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地方。”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井冈山”3个字。接下来的几分钟,我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了毛泽东和朱德,知道了井冈山是“革命圣地”,知道了井冈山上的映山红特别美丽。我认为,不必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革命,也不必让他们对井冈山精神有多深的体会,但孩子们需要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懂得倾听,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能再吊孩子们的胃口了。我高举着一包映山红干,说:“每人都有份,但一窝蜂来拿可不行,同学们想想办法,怎么拿?”魏贻晋站起来:“老师,第一组先拿,然后按顺序。”虽是老办法,但顺序一定不会乱。此时,余智力站起来提议:“老师,我有个办法,让女生先拿,我们男生后拿。”女生大都点着头,还有几个害羞地笑了。哈哈,想不到一袋映山红干“培养”出了小绅士。孩子们依次走上了讲台,虽然每人分得的只是大小不一的几个花瓣,但井然的次序却让我感受到文明和礼让之花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开放。

  一轮下来,袋子里还剩下一些。在孩子们的建议下,剩下的就变成了课堂上的奖品。课后,孩子们来领奖品,陈裕说:“老师,我要把我的奖品留给妈妈!”甜腻腻的映山红干,陈裕的妈妈不见得会喜欢。但就是这小小的一瓣,却闪耀着炫目的光芒——课堂上的进取,人性中的感恩,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一个不经意的承诺,一份不起眼的特产,却换来了这么多惊喜。我在想,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孩子知识,我们还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处处都是教育资源,时时都是教育契机,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发现,懂不懂得去应用。

  片片花瓣,我收获的却是瓣瓣心香。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奉新县第五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