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待遇如何落到实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乡村教育为什么留不住教师?归根结底还是待遇问题。所以,提高待遇应该是当下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对此,新近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全力、切实地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并且为此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为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供了政策保障,但要真正把美好的意愿变为现实,我们还必须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是好政策!

  长期以来,“提高教师待遇”的惯例做法是上级给政策、下级给资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这笔钱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县、区财政“埋单”!而这恰恰就是造成乡村教师收入低的根本因素——不少县、区特别是地处中西部的县、区财政收入能力和支付能力都很弱!正是由于财政收支能力的低下,一方面导致乡村教师待遇上不去,另一方面也造成克扣乡村教师工资、要求乡村教师为各种项目捐款、摊派等非正常现象的大量滋生。更有少数的县、区将财政减负的主意打到了乡村教师工资的头上,一方面拒不执行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以“支援家乡建设,减轻财政负担”为由,将教师工资中的“省标部分”(即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部分工资)擅自取消。

  每每面对乡村教师要求禁止乱摊派、补足工资和提高待遇的呼声,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决策者只能是无奈地摇头、叹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基层财政资金本来就很缺乏,特别是在免征农业税之后,更是捉襟见肘。如果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只给法律文本、书面政策,完全靠地方掏钱“埋单”,那么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只会永远陷入“说空话,放空炮”的怪圈。

  如何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到实处?窃以为,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就中央财政综合奖补政策、差别化补助标准、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政策及其标准、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政策、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政策等,特别是资金来源问题,拿出最有效、最稳定的实施方案,并切实纳入各级政府的考量和考绩范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宿迁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