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文化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你从哪儿来?”

    “报告总书记,我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乔云飞,负责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

    “一定要把文物保护好。”

    2016年6月22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在繁忙的国事访问行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在下榻酒店会见了在乌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合作的中方文物考古工作者,亲切询问每个人的姓名和在乌开展项目内容。

    这是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安排。

    “当时,我们已经和在乌各条战线的中方工作者一道,等待习总书记集体会见。突然接到通知,习总书记要单独接见我们!”回忆当时的场景,乔云飞依旧心潮澎湃。

    文化的印记,浸润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传统,赋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以伦理的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激励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治理日渐成熟。

    “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022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王曈曈兴奋地发现一位新“同桌”——习近平总书记。

    这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同青年学生围坐在一起,研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这位特殊的‘同桌’非常亲切。”王曈曈难掩内心激动。

    对于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童年时读《岳母刺字》,就把“精忠报国”视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一路走来,对于精神的追寻,始终涌动在习近平的胸怀中。

    这是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的动人场景:

    “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年事已高,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

    两人执意推辞,总书记一再邀请:“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相似的一幕,也曾在河北石家庄发生。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合影时,他看到一位80多岁老同志拿着拐棍站在一旁,便说道:“这么大年纪,还站在后面?来,加个椅子,让老同志坐在前面!”

    礼敬贤德、尊老敬老,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习近平身上数十年来始终如一。一次次身体力行,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福州是林则徐的家乡。曾几何时,林则徐在当地的房舍等遗迹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1990年5月,有人给新闻媒体去信,反映林则徐故居和墓地保护存在问题。

    当年6月,习近平到福州任职后不久,便到林则徐纪念馆了解遗迹保护情况,此后连续几年,都参加并主持林则徐遗迹修复和保护工作的专题会议。

    1995年6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出席林则徐铜像揭幕仪式,动情地说:“今天我们故乡人民竖立起林则徐铜像,就是为了激励自己,教育后人,让在林则徐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精神,不仅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铭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里。

    2021年4月25日,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走到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凝视良久。

    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师长身负重伤,牺牲时年仅29岁。

    “四道封锁线都在哪里”“湘江水有多深”“这场仗打下来牺牲多少红军”……总书记看得认真,问得仔细。

    “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红军怎么可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且冲出去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朴素的话语,激扬起雄浑的精神伟力。

    来到中共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勉励大家“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指出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习近平总书记带着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深沉的文化自觉,让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激荡起雄浑豪迈的中国精神、澎湃昂扬的中国力量。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1986年的一天,时任厦门市博物馆筹建处负责人、主持八卦楼修缮工作的龚洁拉住了刚作完报告、走出大厅的习近平。

    “副市长同志,请您参观一下八卦楼。”

    “好啊!”习近平答应得干脆。

    兴建于1907年的八卦楼,是鼓浪屿上的地标建筑。但楼里被三个单位切割成“盘丝洞”,地下室住着10多户人家,走上几步,楼板还跟着颤抖……

    习近平在院落转了一圈。

    龚洁说:“还有楼上。”

    “我知道你的意思。”习近平马上说。“缺多少?”他边走边问。

    “30万元。”

    “明天来拿。”

    龚洁至今难掩激动:“他拨出的这30万元,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

    整修后的八卦楼,如今是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成为后来鼓浪屿申遗的核心要素之一。

    从炸药包的威胁中抢救“南方周口店”三明市万寿岩遗址,强调保护传承好西安城墙这个“世界级的宝贝”,支持泉州“中国舟船世界”陈列馆建设……习近平不遗余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他说:“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2004年,浙江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定格了感人一幕:

    一位银发飘飘的耄耋老人,牵着一位稚气十足的小女孩,在台上敲响了艺术节开幕的大锣。

    为体现“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敲定了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幕设计。

    文艺为谁服务?

    将路遥、贾大山等作家引为知己,勉励耄耋之年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鼓励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作家王愿坚讲述柳青蹲点农村14年创作《创业史》的故事,感慨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2021年6月的一天,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五彩缤纷的藏毯挂满墙壁。

    “真是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走近察看,不时用手触摸感受藏毯的质地。

    看到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正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停下脚步:“你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吧?第几代了?”

    “到我这是第七代了,我8岁起就跟着父亲学洗毛、捻线。”

    “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21年9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小院里,红红火火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演绎得妙趣横生。

    “跳得很地道。你们都是专业学来的吧?”

    大家纷纷答:“有传承人,也有学员。”“越扭越活泼、越扭越上劲、越扭越年轻。”

    “好啊!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

    念兹在兹、步步深情。与北京胡同里的群众包饺子共度传统节日,在贵州村寨点赞苗绣传承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五指山下黎族村落察看黎锦、藤编与大家共话美好前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