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政评价体系 促进长久实效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评价体系创新,围绕学生学习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深化其在思政课程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评价主体地位,强化思政工作的育人本质,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推进思政教育创新,提升学院思政教育长久实效育人成果。

    创新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思政教育创新,依托于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通过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不断深化专业课的育人内涵。创新思政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有效推动着课程思政的完善与优化,将思政教育评价拓展至专业课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层面,带动思政教育的内容功能创新,提升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思政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围绕着专业育人展开。学院围绕专业思政育人的教学实践要求,立足专业教学和育人特色,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囊括了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是对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总结,注重挖掘课程思政育人的专业化特色;而发展性评价则注重引导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现有教学资源体系中不断挖掘新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方法,将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格发展统一起来。

    针对传统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中存在的“碎片化”现象,学院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办法,着力塑造更加科学、具体的评价手段,不是将专业课程思政视为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以育人为导向,不断挖掘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和共通之处,一方面以专业课教学质量为重要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关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专业发展和个人综合发展的引导价值,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

    在具体实践中,学院充分考虑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发展的作用,不只考查课堂教学质量,更注重以学生主体评价提升课程思政效果。与此同时,学院高度关注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特性,杜绝单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全面衡量专业课思政育人效果,确保教学实效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合理量化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发展性和引导性,从而将考查的重点从只关注教学、备课转换到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

    强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特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为导向,不断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化、学科化发展,着力为毕业生打造“大思政沉浸式课堂”,将思政元素与学生就业工作结合在一起。学院还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思政课适应性,并积极优化和调整思政评价方案,确保思政教育以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评价为重要参考,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学院积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交互发展,围绕这一理念打造的课程思政体系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同时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教学育人内涵创新,形成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点和评价要素。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课程思政教学为基础,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政评价体系,不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育人特性,引导学生将人格发展与专业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实现对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评价。

    为了切实考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学院整合学科体系、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和思政实践体系开展综合评估,及时发现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不断推进专业学科和思政教育的全方位优化与发展。立足于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学院不断强化课程思政评价的实效性,不仅全面考查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还大力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培养青年骨干等方式强化课程思政的专业化育人属性。

    这样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了教师的主体责任,引导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明确职责,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学习实践要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一方面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另一方面也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课程思政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专业化思政理论学习。学院通过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推动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融合与创新,提升了课程思政体系的育人效果。学院还积极拓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功能,建立常态化评议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发展质量、学院学科建设质量,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引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以育人为导向构建科学化评价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实效育人的宗旨,不断完善思政教育机制,举全院之力打造具有学院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金课”,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不断推进思政教育科学化发展。

    学院在完善的思政教育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思政评价体系,保证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与思政教学形式、实践形式相对应,实现完整的思政育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基础,学院注重深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复合型特征,让评价指标充分覆盖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各个层面,既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也考查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确保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以综合育人评价为导向深化育人内涵,不断强化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学院立足学生德育发展状况开展课程思政评价,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学育人目标高度统一。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内容考查方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全面性和一致性,细化考核准则,围绕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确立具体标准,带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以专业教学内容为主线,将思政教育的价值观贯穿其中,各个模块的设计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通过专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带动人格发展,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评价实施方法中结果测评与过程评价的统一,学院不过度关注教学效果,而是更重视课程思政育人的过程,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实现逐步发展。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统一,是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既要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质量。为此,学院在课程思政评价中引入了过程性引导要素,科学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关注学习效果的实时变动情况,用测评数据帮助学生实现过程性发展,让专业和思政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影响。

    学院还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组织,进一步完善思政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学习、思政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的综合考量,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效果评价融入其中,同时聚焦教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方面的过程评价,通过“双主体”的路径优化思政教育育人体系。在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学院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多方研讨、反复打磨,设置可行的评价指标,从评价数据中体现思政教育的实效,从思政教学中体现育人过程,确保每一个评价指标真实客观反映育人实效。学院定期组织专家与优秀教师代表深入研讨,围绕专业特色不断优化评价方法,让评价体系充分匹配学院的思政建设体系和思政教育目标,以科学化的思政评价指标有效提升了育人效果,实现对专业课程思政的综合考查和综合指导,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思政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聚焦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评价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思政教学和思政实践创新,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就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院打造的思政教育“金课”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馈,不仅让学生“听进去”,也鼓励学生“讲出来”,通过思政课程微视频展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思政教育机制创新,提升思政育人效果,践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思政评价的主体直接体现了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也是构建高校思政评价体系的基本前提。传统思政评价体系往往将教师和行政部门作为评价主体,检查、管理和监督思政教育教学和实践效果,而学院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的重要标准,不断强化学生在思政教育及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参与度、反馈度等多样化指标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评价。将学生作为思政评价的主体,还体现在学院对学生主体感受和学习实践效果进行全面考查,用直观的评价指标考查思政教育落实情况。

    针对专业课程思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院也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依托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逐一考查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在具体思政教育工作落实中的表现,以课程思政体系为立足点,形成对课程思政体系、组织和保障措施等各环节有针对性的反馈评价。在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指导下,学院构建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弥补硬件教学设施和软件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还能够根据各个阶段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卓有成效的调整优化,切实推动了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剖析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依据各方面发展要求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综合考查评价,将学生的主观体验与评价体系的客观量化效果相结合,以动态化、过程化评价体系推动思政教育创新,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优势互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学院立足于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努力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设置、教材选编、课程反馈等方面,加强对学生专业课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考查,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搭建开放多元的评价系统,引导学生在科学的育人实践中积累智慧、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