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异乡人的声音——我译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有幸翻译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得知我翻译了一本书,身边许多人十分惊讶,且夸赞我的英语水平“真好”,这令我羞赧。我的译本是不完美的,自己也在不停地重读,一遍遍地读,希望有机会订正注释。

    翻译是什么?是语词转换,既可以发生在不同国家语言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古代文言和现代白话之间,甚至可以发生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

    “译”是一个动词,却包含两个奔赴——奔赴理解与奔赴表达。

    怀特海是一个异乡人,他穿越时空来到“现在”。而我想做的是那个传译他思想的人,让更多人听听这位异乡人的声音。

    因为这样一个意象,翻译一方面是轻灵盈巧的,另一方面是沉重的“苦役”——在不能达到理念中的“好”的时候会很痛苦。好可以无穷地更好,有生之涯里的一切艺术都有遗憾。

    我这样跟人形容自己的翻译:坐在那里,写下几行,删去一片;再写下几行,删去更大的一片。每天都有小改,隔几天还会大改。书虽然出版了,但“苦役”没有结束,我还是那个如负重担的人。

    读过《教育的目的》的人,大概都知道“浪漫—精审—贯通”的教育节奏说。要开启一个心智发展的周期,第一步就是要浪漫,要有一种懵懵懂懂却又兴奋不已的感受。

    所谓兴趣,是一种重要性的感觉。好像那个吸引你的东西在对你说:“嗨!我在这儿,你看,我很重要!”我们遵从内心的浪漫,探索那些让我们感到重要的事情。翻译怀特海的著作,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件事。

    初读怀特海时,我已经35岁,经历过文学青年热爱诗歌、小说的时期,也开始读一些教育专业类书籍、哲学类书籍。但是,当怀特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光芒闪耀,我意识到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那件大事”。

    那时,我一边上班一边读研究生。风里雨里,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以及与怀特海相关的研究书籍,每一页书、每一个字都是我在心头反反复复“抚摸”过的。每当有老师、学生谈到怀特海的句子,我一下子就能说出那个句子出自怀特海的哪一本书、哪一章、哪一页……那是一种自信骄傲的感觉。

    我的研究生论文就是怀特海的课程思想,我期待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发现怀特海的课程思想。晚上熬夜写论文,有时已经睡下了,脑海里还会萦绕着怀特海的言语。那些洋洋洒洒码字的夜晚,伴着某种喜悦的眩晕感。我想说的是:读一本书最需要的是阅读方法吗?可能更多需要的是这种浪漫的心境。

    通过阅读《教育的目的》,教师能够建立起“浪漫(自由)—精审(训导)—贯通(自由)”交替主导、循环叠套、螺旋上升的心智发展周期体系。但是,如果想架构更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不妨从一本书走向另一本书,从一个活跃的智慧走向另一个活跃的智慧。

    怀特海的《思维方式》是一本小书,很薄,耐读。可以看到“重要性—表达—理解”这样的小周期,也可以看到“创造性的冲动—创造性的行动—生生不息的自然”这样的大周期,是不是有点像“浪漫—精审—贯通”?

    怀特海的另一本著作《过程与实在》是一部有点艰深的大部头,里面尽是珠玉,捡了还可以再捡。在这本书里,怀特海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有机哲学,他强调了宏观过程与微观流变的区别。按照我的理解,人们并非不能理解过程,也不缺乏把教育转化为过程的智慧。但是,人们对过程的感受还胶着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上。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虽然言必称“尊重生命”,却把一节节课上成机械的模块。

    读完怀特海更多著作的读者,回头再看《教育的目的》肯定又有新知。对于经典,或许有人望而生畏,或许有人跟我一样想与那些思想者更加亲近,努力在教育中践行学到的教育理论。

    一线教师是忙碌的,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怀特海的全部书籍,那就反反复复地咂摸这本《教育的目的》,好好听听这位异乡人的木铎金声吧。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

    ●请读者思考

    怀特海的研究范畴之一是创造性。我们学习怀特海,努力想成为一个怀特海式、能点燃别人热情的创造性的人。您觉得自己的哪些教育教学行为会被怀特海赞许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漫画课堂     下一篇:“啃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