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声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激活教师内驱力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作业因分层而负担减轻,学习活动因课后服务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时间变长、教育教学压力增大。如何缓解一线教师压力,让教师游刃有余地做好“双减”工作?这是深化“双减”必须解决的问题。

    评价引路,做好导向。“双减”后如何全面考评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目前缺乏统一、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双减”政策,对教师的评价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同时,把对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素养能力的提升与教师考核挂钩,制定完善、具体、可操作、社会统一认可的评价标准。

    资源共享,缩小差距。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和“课后服务视频资源库”,实现教师、学校间资源共享。在“双减”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走得快的优秀教师,设计作业精准灵活、实效性强,可以区县为单位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为走得慢的教师提供范例;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不仅要进行作业辅导,还要承担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长的重任,但大多数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能力,建立“课后服务视频资源库”就显得尤为重要。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 李秀芳)

    减轻负担重在精准

    在“双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许多困惑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精准指导。

    期待增加作业设计的精准指导。作业提质才能“减负”,“双减”在作业时间、次数上有了规定,从形式和数量上达到了“减”的目的,但要彻底从“题海战术”向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要转变,还需要教研部门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从作业布置到作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变事后监控为事前服务和指导。

    期待加强专业成长的精准引领。研透课标、掌握新教材是课堂教学有效提质的保障,但教研资源和视野限制了一线教师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何避免点状、碎片化的教学过程;如何进行教材统整,学以致用……这需要教研部门搭建学习共同体,让教师在抱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期待实施家庭教育的精准培训。“双减”后孩子回归家庭,但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限制跟不上“双减”政策的要求,无法指导孩子专注力、习惯养成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边界清晰、各司其职,形成家校合力。

    (河北省平泉市七沟中学 蔡晓芳)

    深挖教育资源  盘活一方教育

    山东省荣成市地处海滨,大多数乡镇中学都面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过半、家长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双减”政策实施后,一方面学生课余时间增多,另一方面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监管孩子,导致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多被电视机和手机占据。基于这样的现状,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减负不减质”,考验着教育人的智慧。

    建议一,深挖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不仅有文化、艺术还有生活,覆盖面更广。在“双减”背景下,社区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亲子活动、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与社区、村居对接,加强家校社联动,下好学生健康成长“一盘棋”。

    建议二,深挖课堂教学。学生课堂效益提高了,课后作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需求为主线,实施订单式培训。同时,激活业务能力强的中高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活力,让他们与新任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指导,营造“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团队合作”的氛围,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山东省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李迎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