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文化引领培育时代新人第三届京湘基础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康丽) 11月19日至20日,2020年第三届京湘基础教育论坛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现代教育报社承办。围绕论坛主题“深耕文化内涵,培育时代新人”,北京、湖南两地专家、校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交流、研讨文化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意义和实践路径,以及文化如何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全方位育人工作中所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专家、校长表示,学校文化内涵丰富,不断深挖其价值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懈追求。

    论坛上,朝阳区委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介绍了13年来朝阳区从学校文化到理想教育文化的实践经验,全方位展现了区域教育从硬件文化到软件文化再到育人文化的转变,促进学校在理念文化、育人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向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经过多年探索,朝阳区涌现出一批文化品位较高、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并在北京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要培育时代新人,就要借力现代价值文化,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在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向与会者分享了如何利用现代价值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他表示,学校的课程内容可以与核心素养、现代精神精准对接,教学方式重在启发、探究和合作,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管理的科学和民主,都可以使这一目标得以达成。

    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与会学校取得了丰富的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就如何激发文化内生动力、如何通过文化助力教学变革等内容,14位校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就“如何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和“如何通过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实现全方位育人”,两个分论坛10位校长共话“三有”课堂,畅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给与会者以借鉴和启迪。

    “制度是为了不让人犯错误,文化是为了让人不愿意犯错误,每个人爱这所学校,就都会为这所学校努力。”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特别分享了关于柿子树的故事,该校有一棵柿子树,是老校长带着所有老师种的,大家每每回到学校都会在树下热泪盈眶,因为“柿子树背后的文化是学校的团队文化,奋斗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特别是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学生的品德树立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北京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校长刘美玲说。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下一阶段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建设、发展、选择、创造先进的、特色的教育文化,通过学校文化节的载体形成本校的“理想教育文化”。

    据悉,第三届京湘基础教育论坛是继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签署京湘两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在深化两地经验成果交流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融通方面的又一次落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