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办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97年,我调入山东省滕州市龙泉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是一所城乡接合部小学,招生比较困难。教研员去学校听课调研,对教师状况的评价是“群山连绵,没有高峰”。没有骨干教师怎么办?借鉴上海建平中学评选首席教师的经验,我打算在校内推行。经过两周的初选和决赛,最终评选出两名首席教师。可是,两名首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在难以起到引领作用。

    于是,我只好改变思路,带领仅有的几名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购买书籍和骨干教师一起阅读,组织观看名师课堂录像,请名师来校讲课和辅导等,然后一起讨论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慢慢地,教师团队有了一些起色。

    2000年,龙泉小学举行了滕州市活动课教学现场观摩活动。2008年,滕州市教育局在龙泉小学设立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大量阅读改革的观摩分会场,与会专家对我们的办学给予了肯定。这些年,我和教师团队提出并实践了生活化教育。先是“读思行”,即校长读书,带动教师共读和经典诵读;基于问题,实现读书、思考和教师行动研究相结合。接着,“读思行”和课堂教学改革融为一体,建设生活化课程体系,重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化教育应运而生。生活化教育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但是学校教育不能等同于生活,教育不仅要回归生活,更要找到普通生活的意义和教育价值,提炼、升华为教育资源,培养有中国根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去年工作调整,我离开北关小学到书院小学工作。在北关小学的几年,我和团队践行的生活化课程日臻完善: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多育少教,自化贤圣”的课程观,构建了与国家课程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包括“养正课程”“书香课程”“实践课程”“微课程”等。良师部落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毕业典礼升级为离校课程和入校课程,树叶贴画升级为“叶贴画+”课程。“读书养正,立己达人”成为师生的共同信仰,生活化写作既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自学习、自教育、自成长、线上线下融合、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学习共同体。我执教观察课、研学课、读写指导课等,设计并使用了观察记录表、研学记录单和读整本书方案等学习工具。疫情期间,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我帮助家长和学生做好亲子阅读、亲子写作,还有小种植观察、小养殖观察、小科学实验、家务劳动、居家生活日记等,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这些方法和工具成为居家学习的利器,帮助学生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学校教育在此被重新定义,学校不仅是花园、学园,还是乐园,更是师生和家长向往的精神家园。很欣慰,我带领课程团队形成的研究成果《生活化教育小学实践研究》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生活化写作的故事多次在全国媒体上刊载。与学生、教师、家长一起阅读写作,成为美谈。

    从教35年了,我每天要做的事是阅读,写作,思考,体验,研究,实践。一辈子只想“当小学生,做真教育”。读书养正,立己达人。我常想:让日常小事有意义,是教育;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是好教育。引导学生发现一草一木的美好,是教育;让一草一木更美好,是好教育

    (作者系山东省滕州市书院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