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一直以来是知道《中国教师报》的,但仅仅知道而已,与之接触甚少。美好有缘的事物只会迟到,不会缺席——2020年春季,我与《中国教师报》终于有了交集。

    在疫情导致的线上教学期间,我反复学习《中国教师报》的文章,希望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学生在线上学习时与父母闹了矛盾,我去家访后成功调和了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当晚深有感触,写下《疫情下的“温度”家访》一文,后来发表在5月20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我深受鼓舞,也向同事推荐了这份有温度的报纸,希望一起努力学习。

    我曾写过一篇回忆刚当教师时的文章,编辑回复:“故事是好故事,只是从一个职业教师的角度……对错误有思考,对正确有接受,这才是成长之道。”我那时惊讶于编辑的精准答复,更羞愧于自己对工作的反思不足,尽管文章几经修改后还是因“最终成文的效果依旧不好”而被否决,但《中国教师报》教会我教育要有高度。

    得益于学习《中国教师报》的相关文章,我在班级管理时会注意用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根据班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我特别写下一篇班级叙事《我向学生“索要”道歉》。但是文章投出不久便到了暑假,报纸要休刊一个月,我那时甚是惆怅,希望假期快点结束。意想不到的是,该文刊发在9月2日的报纸上,对我而言真是一份开学的大礼。

    参与过《中国教师报》的活动才更明白,报纸上的文章是多么贴近教师生活,全国各地教师遇到的事情又何其相似。我根据“有问有答”栏目征稿,结合自己的教育思考写下《因地制宜免尴尬》一文,后来刊登在报纸上得以与全国同行进行交流。

    随着不断接触,我时常鼓励班上学生也多参加《中国教师报》的活动。国庆节时,我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教师报》公众号发起的“3X教师时光影像计划——致敬平凡人记忆深处的好老师”活动。学生走上街头,组团采访陌生人,记录了一份份访谈。

    2020年就要过去了,我从《中国教师报》中获益良多,如果没有报纸的帮助,我或许会一如既往的浅薄。现在已经有了交集,那便深交下去,祝这份友谊越发浓厚深沉。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信宜市信宜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