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彩虹爱要大声说出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小学高年级,不少孩子进入了“前青春期”,“逆反心理”悄然萌芽。开学后,我陆续接到了家长的电话,说孩子越来越难管教。我意识到,亲子关系伴随着“前青春期”的到来,出现了丝丝裂痕。不仅家长需要转变思路,孩子也要打开心门。

    那几天,孩子们正在写作文——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习作收上来后,我被孩子们细腻入微的观察、情真意切的文字所感动:他们有的说爸爸爱吸烟,担心爸爸的身体健康;有的嗔怪手机夺去了亲子时光,期待父母的关注与陪伴;有的细数父母多年来的付出,记叙着一次次叩击心灵的事件。

    在一篇篇习作里,我发现孩子不是不懂爱,只是缺少了诉说的机会。其实,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于是,我萌生了“亲子作业”的想法,并在家长群中发布了一则消息:今天有一项作业是布置给您的,请您看完孩子的信后,尽力给孩子写一封回信。

    为了保证全体家长都接收到“作业”,我邀请孩子做好监督工作:平时爸爸妈妈是如何要求你写作文的,你也如何要求他们。听了这话,孩子们兴奋极了,摩拳擦掌,纷纷嚷着,终于可以一报平时大人催我们写作文的“仇”了!

    与孩子欢呼雀跃的心情不同,我内心是十分忐忑的:家长会认真对待这项“作业”吗?

    念及此,我紧接着在家长群中补充:孩子正在步入青春期,请您不要错过此次难得的亲子交流机会,孩子在乎的不是信的长短,而是您为孩子做这么一件小事所传达的真心。

    第二天, 我收到了家长诚意满满的回信。出差在外地的琦琦妈妈特地发消息告诉我,她将手写的信拍成了照片,托家人打印好放在了琦琦的书包里。

    晨会,我带着孩子们共读家长的回信。

    “平时多阅读,读完写一点读后感,不用太多,但时间长了一定很有用,爸爸上学时就是这么做的。”这是一位父亲给孩子的人生建议。

    “以后,我尽可能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你当表率。”这是父亲对女儿郑重的承诺。

    “爸爸深深被你‘有空你就陪陪我’的话触动了,我会尽可能多地抽时间陪你笑、陪你闹、陪你读书、陪你思考。”

    孩子们品读着,感动着。

    事后,我将信纸收起,用塑封机将一张张承载着亲情的信纸一一塑封,再还给孩子保存。看着他们宝贝似地捧着父母的信,我忍不住说,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你也许会和爸爸妈妈发生无数次争吵,也许不会,但一定记住,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最在乎你的人。当你遇到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时,不妨把这封书信拿出来看看,这也是老师替你们把信纸塑封的原因——将这份深厚的爱意永久珍藏。

    元旦小长假,我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2021年醒来第一件事——深情拥抱爸爸妈妈,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全家做一次早餐。

    元旦清早,我尚在睡梦中,手机QQ的滴滴声便响个不停,家长们纷纷晒出孩子精心制作的早餐,外加一份色香味美的“餐后感”。我躺在床上一边留着哈喇子一边点评,一股温暖的感觉把我紧紧包围。

    爱需要表达。面对朝夕相处的家人,更需要爱的表达。通过给家长、孩子布置这项“亲子作业”,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