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行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小学以留守儿童居多,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两次,爷爷奶奶等祖辈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至于孩子心情如何,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极少关注。家庭教育缺失是农村班主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此,面对这些学生时,我们应以细心、爱心和耐心关注孩子的发展,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承担起陪伴孩子精神成长的责任。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建立成长档案。与孩子的父母建立联系,及时沟通。督促父母与孩子打电话、视频聊天,关心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喜怒悲欢,及时给予引导。

    其次,班主任要用爱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在爱心的陪伴下,孩子更加自信、自尊。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缺乏安全感。下课时,我经常拉着他们的小手问问家里的事情:爸爸妈妈最近给你打电话了吗?他们工作怎么样,说了哪些新鲜事?以此缓解孩子内心的孤独。有时,我也会把孩子叫到办公室里聊聊天。遇到情绪波动的孩子,给予耐心的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找到应对措施,树立良好的心态。

    班里有个叫张俊驰的孩子,有一段时间上课时常走神,下课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找他聊天,拉他一起跳绳、做游戏。待他情绪好转,我问他:“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惹得你不开心?”孩子说出了实情。原来他父母不久前离婚了,爸爸又找了女朋友。他很想妈妈,又怕爸爸不要他,所以每天都很难过。我把他揽在怀里:“爸爸妈妈还和以前一样爱你,不会因为离婚不要你,新妈妈也会爱你的……”安抚好孩子,我又打电话与他的父母沟通,希望他们多关心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

    再次,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放大他们的小优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耐心交流不仅能了解学生,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习惯。王传承平时上课总是把腿放在屁股底下,手里总是不停地摆弄东西,作业总是写得潦草无比。几次交流后,我知道他平日在家里没有人管教,课堂对他来说太拘束。对这个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我充满怜惜之情,课上课下总找机会与他说话,王传承变得懂规矩了。孩子都是精灵,他们能敏感地知觉你是不是喜欢他、接纳他,当他感受到你的善意时,你的要求就是他努力变成的样子。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班主任所面临的艰巨课题。只要我们多一分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相信他们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和事楼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