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在晋举行探讨乡村振兴“中国方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谭英)日前,第二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大会以探讨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为主旨,分别设有11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在“乡村振兴校长论坛”上, 5位乡村教育改革的代表分别作了专题分享。

    作为大会承办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该校校长张强教授强调,要加强知行合一的耕读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原局长汤勇认为,“乡村学校能点亮乡村,没有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便是一场空”。

    乡村教育怎样才能发展好?汤勇从4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其一用“心”善待,即对待乡村教育要有爱心、良心、感恩心、责任心。其二用政策兜底,要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使乡村学生具有建设家乡、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和人格。其三用机制保障,要建立不落下每一个乡村儿童的控辍保学机制,建立在人、财、物以及评优晋级方面的常态倾斜机制,建立用评价撬动乡村教育改变的综合评价机制。其四用理念支撑,乡村教育绝不是城市教育的复制和盗版。要有让乡村回归朴素、回归宁静、回归常识、回归本真、回归生活、回归乡土的认知。

    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院长胡德和有着深深的乡村情结。他说:“‘说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是我一生的工作基调,‘站在村头开讲座,拿起枝条作讲解,卷起袖子作示范,围着农户话增收’是我一生的行为要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是我一生的科研定位。”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关头村三亲教育学校校长鲍喜堂讲述了小山村正在复兴的故事:为了让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来自中央党校、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批学者组成教育改革团队,倡导并践行“亲情、亲乡土、亲自然”的三亲教育实验,使空心村重现活力,走出了一条面向未来的教育治村兴村、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以孝道为根的“亲情”教育,以爱国为本的“亲乡土”教育,以大自然为师的“亲自然”教育,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渴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城市家长来到关头村;他们边陪孩子读书,边以“新村民”身份参与幸福社区建设,并开始了人生的后半场,“人来了,乡村就活了”。

    河南省辉县市深山区的川中幼儿园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川中社区大学校长郭文燕,分享了她带领团队从家园共育到创建社区大学的乡村振兴经验:7年来,川中社区大学有了来自全国高校的教授及当地幼儿教师组成的讲师团,有了“生活与健康”等农民家长喜爱的系列课程,有了自己的学员600余人,涉及500多个家庭,辐射周边15个村庄,“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