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如何助力教师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吴志鹏、郑进品老师在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示范空间建设评比中获奖啦。”这一消息在福建德化一中传开了。

    作为一所典型的山区县域中学,如此成绩着实来之不易,大家的心里乐开了花,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又收获了一个果实。

    我们学校与教育先进地区的学校相比,缺乏区位和经济优势,不仅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且在接触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获取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等方面渠道相对单一,因而教师专业发展速度普遍较慢。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成为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一个手段。

    德化县于2018年建成县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向上实现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信息系统数据的互用对接,向下实现所有学校各种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成为德化一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

    智慧教育平台上有海量教学资源,其中特别建立的“德化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为我们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教师在其中能学习大量名师的优质课程,阅读海量期刊资源,还能自主选择加入自己所需的交流群组,开展交互形式的教研和学习活动。

    在学校,我们也进行了许多尝试。德化一中从2018年起全面运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通过学业数据采集和教学过程数据分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对教师进行多维度教学发展性评价,在教学质量管控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精准教学系统从测验、作业、资源等多个维度对教师教学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有利于动态跟踪班级、年级、学校的教学活动,实现以数据和可视化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教学活动中的各类情况,学校也会根据教师的需要适时加以引导。精准教学系统还可以形成可信、多元、多层级评价报告,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欠缺、发现能力特长,另一方面又能够挖掘班级共性薄弱点与教学重难点。

    对教师而言,借助该教学系统有助于以技术弥补经验,同时可以积累普遍的教学共性、个性经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容易形成个人风格和教学特长。

    教师徐高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基于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同时,他出版了专著《触摸数学》。

    当然,有了平台、系统,教师也要会用、活用。

    学校不仅注重为教师搭建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且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信息化教学促使教师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信息化时代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泛在化、共享性资源,打破了研修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建立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层次教师三级网络研修矩阵,通过全员培训、重点培训、专家引领和以赛促训等形式,引导不同层次的教师熟练掌握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学习设计开发课件,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和水平。

    (作者系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