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中发展融育机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校历经多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域共育互育,全员共学互学”的教育新生态。年级组的家校合作在学校引领下既有“公转”,也有“自转”,年级家委会的功能也由“外力推动”向“主动增能”进阶,为年级组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活力。

    年级组通过与家委会合作,在家校社互动中开发教育资源、建设实践基地、打造年级特色等,不断完善年级家校合作场。

    创新家委会级部管理,融合“全力量”

    年级家委会由本年级班级家委会会长及家委会骨干成员组成,内部与校级家委会的组织架构一致,设会长、会长助理,划分秘书部、策划部、组织部、宣传部、后勤部5个部门,聘有相应的部长与委员,主要负责“家校社合作”,具体内容涉及家庭教育学习、家校沟通、各类合作活动的组织策划等。例如家校合作的“假日玩伴团”活动就对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学生、家长、教师都划分了职责,并编在了“玩伴团活动一点通”手册里,让家委会能根据这一操作“支架”有序组织,总之年级家委会与教师团队分工不分家,不断增强责任人与合作者意识,各尽所能,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同时,年级家委会会长均由校级家委会部长或者主要家委会成员担任,而各年级都配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全面关注、指导年级组工作,包括家委会的建设和家校合作开展的各类活动,从而实现年级家委会与校级家委会、学校领导管理团队的信息互通,促成行动互联。

    在年级家委会带领下,同一年级各班家委会更好地融入了年级共同体,在年级范围内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绘制年级合作地图,融通“能量场”

    我们通过与家委会合作,在家校社合作中开发教育资源、建设实践基地、打造年级特色,不断完善年级家委会的服务,激活校内外融通、共建共享、共生共长。

    一是以主题统整,共同打造系列年级活动。年级家委会与年级组长、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学生的年段特点、年级家长提供的特有资源,一起商定贯穿一学年的教育活动主题,家委会主外、班主任主内,策划、开展校内外联动的系列活动。以六年级为例,年级组以“书香文化”为核心主题,年级组长带领班主任结合校内活动、重要节庆进行设计,家委会成员则着眼双休日、寒暑假等校外生活进行思考,最终双方进行研讨、整合,形成六年级的系列主题活动。

    二是开拓空间,共同建设合作基地。例如“书香文化”的打造,学校为学生开发校园里的图书馆、年级阅读吧、班级图书角等活动场域;家委会负责整合常州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本土资源;负责级部工作的学校领导与街道联系,把龙虎塘街道的“秋白书苑”作为共建基地,并将家校合作拓展为家校社合作。

    三是创新方式,挖掘家委会成员的合作潜力。我们以研学的方式,推动家委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领导作用。例如寒暑假,教师、家委会协同学生共同策划“书香文化”的研学线路,形成 “学在学校、学在家庭、学在社区、学在机构、学在网络、学在企业、学在自然”七大活动类型,校外的研学活动以年级家委会成员为智库、为首席,引领各班家委会成员在活动中发挥策划者、组织者、服务保障者、评价反馈者等多种角色的作用,从而让年级家委会成员和各班家委会成员都能增强主人翁意识。

    更新家校合作范式,共促“全发展”

    我们力求让家委会参与年级组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探索、更新年级组与家委会的共育方式。为此,我们形成了“期初共规划——论坛共推进——期末共展评”的基本模式,即每学期初,年级组层面的学情分析、目标制定、活动策划等都与家委会共同调研、商讨;每个月的第二周举行年级论坛,邀请年级家委会的骨干成员,聚焦年级发展的亮点、问题进行研讨;期末与家委会开展相关的总结、评价活动。

    年级家委会还自主策划年级活动。例如,在“暖冬”的捐冬衣活动中,最先是由一个班的家委会发起倡议,年级家委会经多方认证后选择了与清泉公益合作,将其拓展为整个年级学生参与的活动。年级家委会申请校级家委会为此次活动“盖章”的过程中,校级家委会介入,又牵头与街道相关部门合作,最终将其变成了面向全校学生的“‘衣’往情深”活动,也吸引了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不仅让更多学生受益,也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更好激发了家委会的积极性。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年级家委会。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